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5页 |
第2章 综述 | 第15-24页 |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的机制 | 第15-18页 |
·微血管再灌注损伤 | 第15页 |
·微血管阻塞与痉挛 | 第15-16页 |
·血小板及白细胞的作用 | 第16页 |
·心肌细胞肿胀及基质水肿 | 第16页 |
·氧自由基 | 第16-17页 |
·心脏肥大细胞释放肾素 | 第17页 |
·冠脉休克 | 第17-18页 |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律失常 | 第18页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关系 | 第18-24页 |
·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 | 第18-21页 |
·管内皮细胞缺血性损伤 | 第21-22页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 第22-24页 |
第3章 动物实验 | 第24-33页 |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动物及饲料 | 第24页 |
·试剂 | 第24页 |
·主要仪器 | 第24-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33页 |
·Hhcy模型制备 | 第25页 |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复流模型制备 | 第25-26页 |
·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 | 第26页 |
·血清CK和LDH的测量 | 第26-28页 |
·血清MDA、SOD、GSH-PX的测量 | 第28-30页 |
·血清ET-1、AngⅠ、AngⅡ、CRP、MPO检测 | 第30-32页 |
·数据处理 | 第32-33页 |
第4章 实验结果 | 第33-45页 |
·心肌缺血再灌注心电图的变化 | 第33-40页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 | 第40页 |
·心肌缺血再灌注后CK、LDH的变化 | 第40-41页 |
·心肌缺血再灌注后MDA、SOD、GSH-PX的变化 | 第41-43页 |
·心肌缺血再灌注后ET-1、ANGⅠ、ANGⅡ、CRP、MPO的变化 | 第43-45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5-4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62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