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改性聚醚型聚氨酯的合成与表征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 ·聚氨酯的结构及性能特点概述 | 第12-16页 |
| ·聚氨酯的力学性能 | 第13-15页 |
| ·聚氨酯的热稳定性 | 第15-16页 |
| ·有机硅的结构及性能特点概述 | 第16-18页 |
| ·有机硅的性能 | 第16-18页 |
| ·有机硅与高分子反应方式 | 第18页 |
|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 | 第18-20页 |
|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分类 | 第18页 |
|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方法 | 第18-19页 |
|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性能和应用 | 第19-20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0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2-34页 |
|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 第22-24页 |
|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 ·原料预处理 | 第23页 |
| ·涂膜工艺 | 第23-24页 |
| ·力学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测试 | 第24页 |
| ·测试项目、仪器及方法 | 第24-28页 |
| ·-NCO 含量测定 | 第24-25页 |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第25页 |
| ·热重分析 | 第25-26页 |
| ·液相凝胶渗透色谱 | 第26页 |
| ·差示量热扫描分析 | 第26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6-27页 |
| ·色差与黄色指数分析 | 第27页 |
| ·粘度测试 | 第27-28页 |
| ·合成工艺条件探索 | 第28-33页 |
| ·预聚体反应温度的确定 | 第28-29页 |
| ·合成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29-31页 |
|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反应温度确定 | 第31-32页 |
| ·扩链剂的选择 | 第32页 |
| ·溶剂的选择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不同比例软硬段聚醚型聚氨酯的制备及表征 | 第34-47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合成聚醚型聚氨酯的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34-35页 |
|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 ·实验仪器 | 第34-35页 |
| ·实验过程流程图 | 第35页 |
| ·聚醚型聚氨酯的合成 | 第35-3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5页 |
| ·红外表征 | 第36-38页 |
| ·聚氨酯的分子量 | 第38-39页 |
| ·聚氨酯的耐热性 | 第39-41页 |
| ·聚氨酯的 DSC 表征 | 第41-42页 |
| ·力学性能 | 第42-44页 |
| ·色差与黄色指数分析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4章 有机硅改性聚醚型聚氨酯的制备及表征 | 第47-61页 |
| ·引言 | 第47页 |
| ·有机硅改性聚醚型聚氨酯的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47-48页 |
|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 ·实验仪器 | 第47-48页 |
| ·实验过程流程图 | 第48页 |
| ·有机硅改性聚醚型聚氨酯的合成 | 第48-50页 |
| ·聚氨酯预聚体的合成 | 第48-49页 |
|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合成 | 第49-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9页 |
| ·红外表征 | 第50-51页 |
|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分子量 | 第51-52页 |
| ·改性聚氨酯溶液粘度行为分析 | 第52-53页 |
|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耐热性 | 第53-54页 |
|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 DSC 分析 | 第54-56页 |
| ·力学性能 | 第56-57页 |
| ·色差与黄色指数分析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