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9页 |
| Abstract | 第9-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53页 |
| ·金纳米簇的制备 | 第16-23页 |
| ·硫醇小分子 | 第17-19页 |
| ·树形大分子、聚合物和 DNA | 第19-20页 |
| ·蛋白质和多肽 | 第20-23页 |
| ·金纳米簇的性质 | 第23-26页 |
| ·吸收和荧光光谱 | 第23-24页 |
| ·溶剂化效应 | 第24-25页 |
| ·双光子吸收 | 第25页 |
| ·电化学发光 | 第25-26页 |
| ·金纳米簇的应用 | 第26-36页 |
| ·金属离子的检测 | 第26-29页 |
| ·生物小分子的检测 | 第29-30页 |
| ·有机药物小分子的检测 | 第30-31页 |
| ·蛋白质的检测 | 第31-33页 |
| ·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 第33-36页 |
|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第36-37页 |
| ·本文的选题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37-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53页 |
| 第二章 pH 诱导金纳米簇的荧光变化及构象变化的研究 | 第53-71页 |
| ·引言 | 第53-55页 |
| ·实验部分 | 第55-57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55页 |
| ·实验仪器 | 第55页 |
| ·样品制备及检测 | 第55-5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6页 |
| ·AuNCs@BSA 的表征 | 第57-58页 |
| ·pH 诱导的 AuNCs@BSA 光谱变化 | 第58-63页 |
| ·pH 诱导的 AuNCs 及配体 BSA 的荧光变化 | 第63-64页 |
| ·酸性条件下 pH 诱导配体 BSA 的构象变化 | 第64-65页 |
| ·碱性条件下 pH 诱导配体 BSA 的构象变化 | 第65-66页 |
| ·配体 BSA 在 AuNCs@BSA 结合位置的推测 | 第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第三章 以蛋白质保护的金纳米簇为荧光探针检测甲磺酸帕珠沙星 | 第71-87页 |
| ·引言 | 第71-72页 |
| ·实验部分 | 第72-73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72页 |
| ·实验仪器 | 第72页 |
| ·样品制备及检测 | 第72-7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3-82页 |
| ·AuNCs@BSA 的光谱性质 | 第73-74页 |
| ·AuNCs@BSA 对 PZFX 的荧光响应 | 第74-75页 |
| ·PZFX 检测条件优化 | 第75-76页 |
| ·AuNCs@BSA 与 PZFX 的线性关系及灵敏度 | 第76-77页 |
| ·干扰实验 | 第77-78页 |
| ·PZFX 对 AuNCs@BSA 的作用机理 | 第78-80页 |
| ·实际样品中 PZFX 的测定 | 第80-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 第四章 蛋白质保护的金纳米簇为荧光探针的双波长响应检测克伦特罗 | 第87-105页 |
| ·引言 | 第87-88页 |
| ·实验部分 | 第88-90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88-89页 |
| ·实验仪器 | 第89页 |
| ·样品制备及检测 | 第89-9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90-98页 |
| ·AuNCs@BSA 对 CLB 的响应 | 第90-91页 |
| ·AuNCs@BSA 对 CLB 重氮化衍生物的响应 | 第91-92页 |
| ·AuNCs@BSA 与 CLB 重氮化衍生物的线性关系及灵敏度 | 第92-94页 |
| ·CLB 重氮化衍生物对 AuNCs@BSA 中 BSA 的作用机理 | 第94-95页 |
| ·CLB 重氮化衍生物对 AuNCs@BSA 的作用机理 | 第95-97页 |
| ·实际样品中 CLB 的测定 | 第97-98页 |
| ·本章小结 | 第98-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 第五章 金纳米簇与 I2/I-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 第105-118页 |
| ·引言 | 第105-106页 |
| ·实验部分 | 第106-107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106页 |
| ·实验仪器 | 第106页 |
| ·样品制备及检测 | 第106-10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07-114页 |
| ·AuNCs@BSA 的光谱性质 | 第107-108页 |
| ·KI 对 AuNCs@BSA 的荧光响应 | 第108-109页 |
| ·KI-I2对 AuNCs@BSA 的荧光响应 | 第109页 |
| ·浓度变化对 AuNCs@BSA 的荧光影响 | 第109-110页 |
| ·荧光光谱猝灭作用计算 | 第110-112页 |
| ·热力学参数计算 | 第112-113页 |
| ·KI-I2与 AuNCs@BSA 作用机理 | 第113-1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5-118页 |
| 作者简历 | 第118-119页 |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9-120页 |
| 致谢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