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罪案件诉讼程序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7页 |
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7-12页 |
一、 刑事诉讼程序的发展趋势:简繁分流 | 第7-9页 |
二、 不认罪案件的必然要求:繁者更繁 | 第9-12页 |
(一) 区分认罪与不认罪案件的价值 | 第9-11页 |
(二) 构建不认罪案件程序的重要性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不认罪案件界定及实证 | 第12-15页 |
一、 不认罪案件的内涵与外延 | 第12-13页 |
(一) 不认罪案件的内涵 | 第12页 |
(二) 不认罪案件的外延 | 第12-13页 |
二、 不认罪案件实证研究 | 第13页 |
三、 不认罪案件特点分析 | 第13-15页 |
第三章 构建不认罪案件诉讼程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15-18页 |
一、 构建不认罪案件诉讼程序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二、 构建不认罪案件诉讼程序的可行性 | 第16-18页 |
第四章 不认罪案件程序构想 | 第18-26页 |
一、 诉讼流程的具体构建 | 第18-22页 |
(一) 侦查阶段 | 第18页 |
(二) 审查起诉阶段 | 第18-20页 |
1.证据展示程序 | 第18-19页 |
2.问罪程序 | 第19-20页 |
3.提起公诉 | 第20页 |
(三) 审判阶段 | 第20-22页 |
1.定罪程序 | 第21页 |
2.量刑程序 | 第21-22页 |
二、 相关制度的完善 | 第22-26页 |
(一) 量刑阶段的证明:自由心证制度 | 第22-24页 |
(二) 量刑信息的补充:人格调查制度 | 第24页 |
(三) 顺利量刑的保障:双方出庭制度 | 第24-25页 |
(四) 认罪程序的补充:重新认罪程序 | 第25-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谢辞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