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西县特色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 ·特色种植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 ·资源配置理论 | 第15页 |
| ·规模经济理论 | 第15-16页 |
| ·传统农业改造理论 | 第16页 |
| ·特色种植业产业化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 ·特色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类型 | 第17-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国内外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19-27页 |
| ·国外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 第19-21页 |
| ·美国有机农业 | 第19页 |
| ·日本农业合作社 | 第19-20页 |
| ·荷兰“拍卖市场” | 第20页 |
| ·以色列灌溉农业 | 第20-21页 |
| ·国内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 第21-23页 |
| ·山东省优势农业产业带 | 第21页 |
| ·海南省农业保险试点 | 第21-22页 |
| ·广东省其他种植业产业化发展成功案例 | 第22-23页 |
| ·重要经验 | 第23-25页 |
| ·生产集约化 | 第23页 |
| ·布局区域化 | 第23-24页 |
| ·经营规模化 | 第24页 |
| ·栽培设施化 | 第24页 |
| ·技术和产品标准化 | 第24-25页 |
| ·若干启示 | 第25-26页 |
| ·确立政府引导地位 | 第25页 |
| ·健全管理体系和理顺运行机制 | 第25页 |
| ·因地制宜进行规划 | 第25-26页 |
| ·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 第26页 |
| ·投入现代生产要素 | 第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四章 揭西县发展特色种植业产业化的现状 | 第27-31页 |
| ·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 | 第27页 |
| ·建设生产示范基地 | 第27-28页 |
| ·发展订单农业 | 第28页 |
| ·打造绿色产品品牌 | 第28-29页 |
| ·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 | 第29页 |
| ·培养农村发展新生力量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五章 揭西县特色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的SWOT分析 | 第31-43页 |
| ·优势分析 | 第31-34页 |
| ·总耕地资源较丰富 | 第31-32页 |
| ·气候资源优越 | 第32页 |
| ·水资源充裕 | 第32页 |
| ·相对科技优势 | 第32-33页 |
| ·产业基础相对扎实 | 第33页 |
| ·品牌建设初具规模 | 第33-34页 |
| ·劣势分析 | 第34-36页 |
| ·农业基础设施配套落后 | 第34-35页 |
| ·农民的种植技术参差不齐 | 第35页 |
|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健全 | 第35-36页 |
| ·产业化经营程度低 | 第36页 |
| ·区位与交通条件较差 | 第36页 |
| ·机会分析 | 第36-38页 |
| ·农产品关税降低 | 第36-37页 |
| ·农业特产税取消 | 第37页 |
| ·生物质能发展时机 | 第37-38页 |
| ·特色基层党建项目开展 | 第38页 |
| ·运力提高和运费降低 | 第38页 |
| ·威胁分析 | 第38-41页 |
| ·发达国家绿色壁垒强化带来的冲击 | 第38-39页 |
| ·沿海和珠三角地区竞争的压力 | 第39页 |
| ·经营体制和运作机制改革滞后 | 第39-40页 |
|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 第40页 |
| ·特色种植业产业化运营的常见风险 | 第40-41页 |
| ·SWOT矩阵分析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六章 揭西县特色种植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3-54页 |
| ·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 | 第43-47页 |
|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和菜篮子工程 | 第43-44页 |
| ·统筹发展经济作物 | 第44页 |
| ·开展特色种植标准园创建 | 第44-45页 |
| ·推进种植业板块基地建设 | 第45页 |
| ·提高农村经营组织化程度 | 第45-46页 |
| ·集成推广先进农业技术 | 第46-47页 |
| ·完善政策保障 | 第47-51页 |
| ·建立促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 | 第47-48页 |
| ·促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制度 | 第48页 |
| ·统筹区位布局 | 第48-49页 |
| ·扶大扶强农业龙头企业 | 第49-50页 |
| ·健全农村市场体系 | 第50页 |
| ·加强农业实用创新与技术培训 | 第50-51页 |
| ·开发特色产品 | 第51-53页 |
| ·延长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 | 第51页 |
| ·建立专业批发市场 | 第51-52页 |
| ·调整种植业产品结构 | 第52页 |
| ·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优化型农业 | 第52-53页 |
| ·构筑农业信息一体化平台 | 第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附件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