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前言 | 第8-18页 |
·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 第8-9页 |
·甲烷的利用现状 | 第9页 |
·合成气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蒸气转化法制合成气 | 第10-11页 |
·部分氧化法制合成气 | 第11页 |
·二氧化碳重整法制合成气 | 第11-12页 |
·CH_4/CO_2重整催化剂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活性组分现状 | 第12-13页 |
·载体现状 | 第13-14页 |
·助剂现状 | 第14-15页 |
·制备方法现状 | 第15页 |
·失活机理 | 第15-16页 |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课题来源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 评价装置建设 | 第18-28页 |
·装置搭建 | 第18-20页 |
·想法的提出 | 第18-19页 |
·评价装置结构 | 第19-20页 |
·相关性能确定 | 第20-22页 |
·气密性 | 第20-21页 |
·反应管内温度分布 | 第21页 |
·反应管恒温区温升曲线 | 第21-22页 |
·气相色谱仪调试 | 第22-24页 |
·色谱柱特点 | 第22页 |
·标准曲线绘制 | 第22-24页 |
·空白实验与可信实验 | 第24-26页 |
·材料与条件 | 第24-25页 |
·空白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页 |
·可信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8页 |
3 沉淀剂对催化剂NiO/γ-Al_2O_3性能的影响 | 第28-40页 |
·NiO/γ-Al_2O_3的制备 | 第28页 |
·沉淀剂与仪器设备 | 第28页 |
·制备过程 | 第28页 |
·活性评价 | 第28-33页 |
·还原与评价条件 | 第29页 |
·评价结果与积炭分析 | 第29-33页 |
·EDS表征 | 第33-34页 |
·XRD表征 | 第34-36页 |
·表征条件 | 第34页 |
·表征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H_2-TPR测试 | 第36-38页 |
·测试条件 | 第36页 |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36-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4 载体对催化剂NiO/γ-Al_2O_3性能影响 | 第40-56页 |
·多级孔炭的制备 | 第40-42页 |
·化学试剂及仪器 | 第40页 |
·制备过程 | 第40页 |
·XRD表征结果与分析 | 第40-41页 |
·SEM与TEM结果 | 第41-42页 |
·载体的制备 | 第42-47页 |
·化学试剂及仪器 | 第42-43页 |
·制备过程 | 第43页 |
·载体前驱体与模板剂混合物的热重分析 | 第43-44页 |
·N_2吸附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44-45页 |
·NH_3-TPD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NiO/γ-Al_2O_3的制备 | 第47页 |
·化学试剂与材料 | 第47页 |
·制备过程 | 第47页 |
·活性评价 | 第47-50页 |
·XRD表征 | 第50-51页 |
·H_2-TPR测试 | 第51-52页 |
·寿命实验 | 第52-54页 |
·实验条件 | 第52-5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6页 |
附录1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