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W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世界能源问题 | 第10页 |
| ·光伏发电的优势 | 第10-12页 |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 ·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构成 | 第13-14页 |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4-16页 |
| 第2章 最大功率点追踪控制原理与算法 | 第16-31页 |
| ·光伏电池板输出特性 | 第16-17页 |
| ·光伏电池板输出特性的仿真 | 第17-21页 |
| ·MPPT 控制算法 | 第21-28页 |
| ·概述 | 第21页 |
| ·恒定电压跟踪法与短路电流比例系数法 | 第21-22页 |
| ·扰动观测法 | 第22-24页 |
| ·电导增量法 | 第24-27页 |
| ·电导增量法的改进 | 第27-28页 |
| ·MPPT 算法仿真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3章 孤岛效应与反孤岛控制策略 | 第31-43页 |
| ·孤岛效应以及其危害 | 第31-32页 |
| ·孤岛效应发生的机理以及检测的原理和标准 | 第32-36页 |
| ·孤岛效应发生的机理 | 第32-33页 |
| ·孤岛效应的检测原理 | 第33-35页 |
| ·孤岛效应的检测标准 | 第35-36页 |
| ·反孤岛检测方法 | 第36-41页 |
| ·基于通信的检测方法 | 第36-37页 |
| ·被动式反孤岛控制策略 | 第37页 |
| ·主动式反孤岛控制策略 | 第37-39页 |
| ·主动频率偏移法 | 第39-41页 |
| ·基于 Sandia 频移法的仿真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并网逆变控制原理及其仿真 | 第43-50页 |
| ·逆变并网控制 | 第43页 |
| ·SPWM 控制 | 第43-45页 |
| ·重复 PI 控制 | 第45-49页 |
| ·PI 控制 | 第45-46页 |
| ·重复控制 | 第46-47页 |
| ·重复 PI 控制的研究与仿真 | 第47-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5章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 第50-68页 |
| ·硬件电路设计 | 第50-56页 |
| ·辅助电源设计 | 第50-51页 |
| ·BOOST 电路设计 | 第51-54页 |
| ·逆变电路设计 | 第54-55页 |
| ·采样电路设计 | 第55-56页 |
| ·光伏逆变器的软件设计 | 第56-61页 |
| ·BOOST 控制 | 第58页 |
| ·逆变并网控制 | 第58-59页 |
| ·绝缘阻抗保护与漏电流保护 | 第59-61页 |
| ·实验 | 第61-67页 |
| ·BOOST 中的 MOSFET 驱动尖峰测试 | 第62页 |
| ·MPPT 控制策略的结果与分析 | 第62-64页 |
| ·反孤岛控制的结果与分析 | 第64-65页 |
| ·并网电能质量结果与分析 | 第65-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