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名府文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 “大名府文学”概念的提出 | 第8页 |
二、 北宋大名府文学的研究范围 | 第8-9页 |
三、 北宋大名府文学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四、 本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五、 本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北宋大名府的政区沿革、地理背景和文学传统 | 第13-23页 |
第一节 北宋大名府的政区沿革和自然地理背景 | 第13-17页 |
第二节 北宋大名府地域历史文化特点及文学发展背景 | 第17-23页 |
第二章 北宋大名府本土文学演变轨迹 | 第23-34页 |
第一节 北宋初期的大名府本土文学 | 第23-27页 |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的大名府本土文学 | 第27-31页 |
第三节 北宋大名府家族文化与文学 | 第31-34页 |
第三章 北宋大名府作家个案研究之一:宋白诗文研究 | 第34-45页 |
第一节 宋白诗歌简论 | 第34-39页 |
第二节 宋白散文简论 | 第39-42页 |
第三节 地域视野下宋白诗文风格总论及影响 | 第42-45页 |
第四章 北宋大名府作家个案研究之二:柳开诗文研究 | 第45-56页 |
第一节 柳开的文学观念 | 第45-47页 |
第二节 柳开诗文简论 | 第47-53页 |
第三节 地域视野下柳开对宋代文坛的影响 | 第53-56页 |
第五章 北宋大名府作家个案研究之三:刘筠诗文研究 | 第56-64页 |
第一节 刘筠诗文创作特点 | 第56-61页 |
第二节 刘筠诗文风格的地域因素及影响 | 第61-64页 |
第六章 地域视野下北宋大名府仕宦文人的文学创作 | 第64-71页 |
第一节 北宋大名府仕宦文人略述 | 第64页 |
第二节 北宋大名府仕宦文人的文学创作 | 第64-69页 |
第三节 北宋大名府仕宦文人文学创作的特点及影响 | 第69-71页 |
第七章 北宋大名府文学的整体特点及成因 | 第71-75页 |
第一节 北宋大名府文学的整体特点与成因 | 第71-74页 |
第二节 北宋大名府文学的地位与意义 | 第74-75页 |
结语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附录 | 第82-90页 |
后记 | 第90-91页 |
个人简历 | 第91-92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