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宴饮诗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 第6-12页 |
第一章 中唐之前宴饮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 第12-16页 |
第一节 唐代之前的宴饮活动及诗歌创作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初盛唐时期宴饮活动及诗歌创作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中唐宴饮诗的写作背景及中唐文人心态 | 第16-21页 |
第一节 中唐时期的社会背景 | 第16-18页 |
一、藩镇割据 | 第16-17页 |
二、宦官专政 | 第17页 |
三、朋党林立 | 第17-18页 |
第二节 中唐时期士风的演变 | 第18-21页 |
一、世俗化享乐化倾向 | 第18-19页 |
二、汲汲于科举的心态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游乐宴饮诗 | 第21-36页 |
第一节 宫廷游乐宴饮诗 | 第22-27页 |
一、诗作内容——浓郁的政教氛围 | 第22-24页 |
二、写作心态——对盛世的虚幻追忆 | 第24-27页 |
第二节 文人游乐宴饮诗 | 第27-36页 |
一、官方游乐宴饮诗——幕府诗歌兴盛 | 第28-30页 |
二、私人游乐宴饮诗 | 第30-36页 |
(一) 哀伤的情感呈现 | 第31-33页 |
(二) 诗歌的娱乐化——以诗为戏 | 第33-36页 |
第四章 节庆宴饮诗 | 第36-46页 |
第一节 宫廷节庆宴饮诗 | 第36-40页 |
一、诗作表现 | 第36-39页 |
(一) 应制之作——强烈的政治功利表达 | 第36-38页 |
(二) 非应制之作——眼前事景的直笔抒写 | 第38-39页 |
二、创作心态——颂恩与报国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文人节庆宴饮诗 | 第40-46页 |
一、写作表现 | 第41-46页 |
(一) 风格的雅正化 | 第41-43页 |
(二) 悲愁的深层化 | 第43-46页 |
第五章 送别宴饮诗 | 第46-54页 |
第一节 宫廷送别宴饮诗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文人送别宴饮诗 | 第48-54页 |
一、时代伤痕——绵绵不绝的悲伤 | 第48-51页 |
二、应酬格套——言过其实的夸饰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