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半翅目害虫论文

绿盲蝽非典型嗅觉受体Orco基因分析及RNAi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0页
   ·昆虫嗅觉识别过程第13-14页
   ·昆虫气味受体的研究进展第14-17页
     ·昆虫气味受体的特性第14页
     ·昆虫气味受体的种类第14页
     ·昆虫气味受体的表达部位第14-15页
     ·昆虫气味受体的分子结构第15-16页
     ·昆虫气味受体的功能第16-17页
   ·RNAi在害虫防治领域中的应用第17-18页
   ·研究思路第18-20页
     ·立体依据第18-19页
     ·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绿盲蝽非典型嗅觉受体基因的克隆和分析第20-35页
   ·材料与方法第20-26页
     ·供试昆虫第20页
     ·主要试剂第20页
     ·绿盲蝽总RNA的提取第20页
     ·第一链cDNA的合成第20-21页
     ·引物设计与合成第21-22页
     ·PCR扩增第22页
     ·PCR产物纯化第22页
     ·培养基的制备第22页
     ·连接反应第22-23页
     ·转化反应第23页
     ·序列测定第23页
     ·RACE-PCR模板准备第23-24页
     ·RACE-PCR第24-26页
     ·PCR扩增全长第26页
     ·内含子分析第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34页
     ·绿盲蝽触角RNA的提取第26-27页
     ·绿盲蝽全长序列的获取第27-34页
   ·讨论第34-35页
第三章 绿盲蝽非典型嗅觉受体基因的表达谱分析第35-41页
   ·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供试昆虫第35页
     ·主要试剂第35页
     ·不同组织RNA的提取第35页
     ·第一链cDNA的合成第35-36页
     ·荧光定量PCR分析第36-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40页
     ·目的基因与内参基因扩增效率的验证第37-38页
     ·绿盲蝽非典型嗅觉受体基因在不同部位的相对表达量第38-40页
   ·讨论第40-41页
第四章 绿盲蝽非典型嗅觉受体的RNAi研究第41-48页
   ·材料和方法第42-43页
     ·供试昆虫第42页
     ·序列分析与siRNA的合成第42页
     ·siRNA的注射第42页
     ·mRNA的表达量的检测第42-43页
     ·EAG检测第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3-47页
   ·讨论第47-48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历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华丽肖蛸和锥腹肖蛸对水稻害虫的捕食作用研究
下一篇: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特征及玉米—小麦致病镰孢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