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 | 第1-8页 |
研究一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 MMP-2,-9 水平与肠黏膜通透性的临床研究 | 第8-33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2-14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4-19页 |
·实验材料 | 第14-15页 |
·主要试剂 | 第14页 |
·主要仪器 | 第14-15页 |
·方法 | 第15-18页 |
·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病例选择及分期标准 | 第15-16页 |
·标本采集 | 第16页 |
·检测方法 | 第16-18页 |
·MMP-2、MMP-9 ELISA 法检测 | 第16-17页 |
·HPLC 法检测 | 第17-18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18-19页 |
3 结果 | 第19-21页 |
·UC 患者外周血中 MMP 水平与临床特征分析 | 第19页 |
·UC 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 第19页 |
·UC 患者外周血中 MMP-2、MMP-9 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 第19页 |
·患者外周血中 MMP-2、MMP-9 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联分析 | 第19页 |
·UC 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检测与临床特征的分析 | 第19-21页 |
·UC 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比值测定结果 | 第19页 |
·UC 患者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比值与 UC 临床特征的关联分析 | 第19-21页 |
·UC 患者外周血中 MMP-2,-9 水平与肠黏膜通透性的关连分析 | 第21页 |
4 讨论 | 第21-25页 |
5 结论 | 第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33页 |
研究二 实验性结肠炎大鼠中MMP-2,-9与肠黏膜通透性改变的实验研究 | 第33-56页 |
摘要 | 第33-34页 |
Abstract | 第34-36页 |
1 前言 | 第36-3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7-42页 |
·材料 | 第37-38页 |
·动物 | 第37页 |
·试剂与药品 | 第37-38页 |
·方法 | 第38-42页 |
·实验分组 | 第38页 |
·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 | 第38页 |
·标本的留取与保存 | 第38页 |
·大鼠肠组织的大体观察和病理检查 | 第38-41页 |
·苏木素-伊红染色 | 第39页 |
·免疫组化操作步骤 | 第39-41页 |
·结肠匀浆 MMP-2、MMP-9 水平检测 | 第41页 |
·结肠匀浆 TNF-α测定 | 第41页 |
·小肠通透性检测 | 第41-42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42页 |
3 结果 | 第42-46页 |
·结肠炎模型大鼠的肠粘膜损伤观察 | 第42-43页 |
·一般情况 | 第42页 |
·大体形态损伤 | 第42页 |
·结肠组织病理表现及组织学评分 | 第42-43页 |
·肠组织匀浆 MMP-2、MMP-9 测定结果 | 第43页 |
·MMP-2、MMP-9 在大鼠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 | 第43页 |
·肠组织匀浆 TNF-α测定结果 | 第43页 |
·小肠肠囊 Evans 蓝实验结果 | 第43页 |
·结肠炎大鼠肠黏膜中 MMP-2、MMP-9 水平与 Evans 蓝水平关联性 | 第43-44页 |
附图 | 第44-46页 |
4 讨论 | 第46-49页 |
·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建立 | 第46页 |
·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中结肠组织 MMPs 的表达 | 第46-47页 |
·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中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 | 第47-49页 |
5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综述 | 第5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