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前言 | 第9-18页 |
·选题背景及依据 | 第9-12页 |
·造山型金矿控矿构造的研究有益于成矿动力学与科学成矿预测有机结合 | 第9-10页 |
·不同尺度构造综合观测是研究控矿构造系统的有效途径 | 第10-11页 |
·阳山金矿带是研究控矿构造系统的理想选区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2-14页 |
·造山型金矿控矿构造系统 | 第12-13页 |
·阳山金矿带 | 第13-14页 |
·存在问题 | 第14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地质资料系统收集与综合分析 | 第15页 |
·野外实地调研 | 第15-16页 |
·矿相学和岩性学研究 | 第16页 |
·构造变形研究 | 第16页 |
·控矿构造研究 | 第16页 |
·论文结构与完成工作量 | 第16-18页 |
·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完成工作量 | 第17-18页 |
2 区域和矿床地质 | 第18-54页 |
·区域地质特征 | 第18-32页 |
·区域岩石建造 | 第18-20页 |
·区域构造格架 | 第20-27页 |
·区域构造演化 | 第27-32页 |
·阳山金矿带矿床地质 | 第32-54页 |
·赋矿地层建造 | 第32-36页 |
·岩浆岩特征 | 第36-38页 |
·围岩蚀变 | 第38-41页 |
·矿体地质 | 第41-45页 |
·矿石特征 | 第45-50页 |
·成矿期次与阶段划分 | 第50-54页 |
3 控矿构造格架 | 第54-75页 |
·断裂 | 第54-59页 |
·NEE 向断裂构造 | 第54-57页 |
·NWW 向断裂构造 | 第57页 |
·NNW 向断裂构造 | 第57-59页 |
·褶皱 | 第59-63页 |
·草坪梁-葛条湾复背斜 | 第59-60页 |
·小尺度褶皱 | 第60-63页 |
·次级构造 | 第63-73页 |
·节理 | 第63-68页 |
·石英脉 | 第68-72页 |
·线理和面理 | 第72-73页 |
·控矿构造特征 | 第73-75页 |
4 控矿构造变形演化 | 第75-97页 |
·成矿前纯剪性变形 | 第76-80页 |
·纯剪性阶段显微构造特征 | 第76-77页 |
·成矿前期构造-动力学特征 | 第77-80页 |
·成矿期左行韧-脆性变形 | 第80-93页 |
·左行韧性变形阶段显微构造特征 | 第80-83页 |
·左行韧脆性变形阶段显微构造特征 | 第83-86页 |
·岩石组构分析 | 第86-90页 |
·主断裂带显微构造运动学特征 | 第90页 |
·成矿期构造-动力学特征 | 第90-93页 |
·成矿后脆性变形 | 第93-94页 |
·脆性变形阶段显微构造特征 | 第93-94页 |
·成矿后构造-动力学特征 | 第94页 |
·控矿构造变形演化模式 | 第94-97页 |
5 构造控矿模式 | 第97-102页 |
·控矿构造变形环境 | 第97页 |
·控矿构造古应力差值 | 第97-99页 |
·构造控矿机理 | 第99-102页 |
6 结论 | 第102-104页 |
·主要认识 | 第102-103页 |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2页 |
附录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