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图表目录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 ·立项依据 | 第19-20页 |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大田作物秸秆系数和加工副产物系数取值的研究 | 第22-41页 | 
|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第22-2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9页 | 
| ·禾谷类作物在主产省市自治区的秸秆系数 | 第27-31页 | 
| ·非禾谷类作物在主产省市自治区的秸秆系数 | 第31-37页 | 
| ·大田作物秸秆的加工副产物系数 | 第37-39页 | 
| ·小结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华东地区大田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分布 | 第41-5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9页 | 
| ·大田作物秸秆资源量及空间分布 | 第43-47页 | 
| ·大田作物秸秆量换算标煤量分析 | 第47页 | 
| ·大田作物秸秆的季节性变化 | 第47-49页 | 
| ·可用于生物质能源的秸秆资源的特性 | 第49页 | 
| ·小结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中南地区大田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分布 | 第51-5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2-57页 | 
| ·大田作物秸秆资源量及空间分布 | 第52-55页 | 
| ·大田作物秸秆量换算标煤量分析 | 第55页 | 
| ·大田作物秸秆的季节性变化 | 第55-57页 | 
| ·可用于生物质能源的秸秆资源的特性 | 第57页 | 
| ·小结 | 第57-59页 | 
| 第五章 西南地区大田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分布 | 第59-6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9-6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0-66页 | 
| ·大田作物秸秆资源量 | 第60页 | 
| ·大田作物秸秆资源量的空间分布 | 第60-61页 | 
| ·大田作物秸秆资源量的季节分布变化 | 第61-63页 | 
| ·大田作物田间秸秆的标煤量分布 | 第63-64页 | 
| ·可用于生物质能源的秸秆资源的特性 | 第64-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六章 我国不同地区主要大田作物田间秸秆成熟期及分布 | 第67-79页 | 
|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67-6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8-78页 | 
| ·小结 | 第78-79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4页 | 
| ·结论 | 第79-81页 | 
| ·大田作物秸秆系数和加工副产物系数取值 | 第79页 | 
| ·华东地区大田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分布 | 第79-80页 | 
| ·中南地区大田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分布 | 第80页 | 
| ·西南地区大田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分布 | 第80-81页 | 
| ·我国不同地区主要大田作物田间秸秆成熟期及分布 | 第81页 | 
| ·创新点 | 第81-82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82-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104页 | 
| 致谢 | 第104-106页 | 
| 作者简介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