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论文

科技链视角下农业政产学研协作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绪论第11-17页
   ·引言第11-12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页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简史第12-14页
     ·国外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历程第12-13页
     ·国内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历程第13-14页
   ·论文结构、研究方法与研究技术路线第14-17页
     ·论文的结构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6页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6-17页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第17-27页
   ·理论基础第17-23页
     ·农业技术创新理论第17-18页
     ·农业技术进步理论第18-19页
     ·准公共产品理论第19页
     ·外部性理论第19-20页
     ·经济增长源泉理论第20-21页
     ·系统论第21-22页
     ·激励理论第22-23页
   ·文献综述第23-25页
     ·国外产学研合作研究概述第23-24页
     ·国内产学研合作研究概述第24-25页
     ·研究评述第25页
   ·相关概念第25-27页
     ·科技链第25-26页
     ·农业产学研合作第26-27页
3 农业产学研合作发展现状分析第27-37页
   ·农业产学研合作主体的现状第27-30页
   ·农业产学研合作的模式第30-32页
   ·农业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第32页
   ·农业产学研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第32-37页
4 农业产学研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7-45页
   ·主体自身因素第37-39页
     ·高等院校方面第37页
     ·农业科学院方面第37-38页
     ·涉农企业方面第38-39页
   ·影响主体合作的外部因素第39-40页
   ·农业产学研合作成功的要素第40-45页
     ·合作方之间共建研究团队第41页
     ·健全的平台建设第41页
     ·科研人员要有可转化的专利第41页
     ·企业家要具有战略眼光第41-42页
     ·充足的资金第42页
     ·良好的政策保障第42-45页
5 科研人员、高校教师参与农业产学研合作的意愿分析第45-55页
   ·数据来源第45页
   ·描述性分析第45-50页
   ·模型分析第50-53页
     ·模型说明第50-51页
     ·变量说明第51页
     ·实证结果第51-53页
   ·小结第53-55页
6 农业政产学研协作模式创新研究第55-73页
   ·农业政产学研协作模式的提出第55页
   ·农业政产学研协作模式的分类第55-58页
     ·政府推动型协作模式第55-56页
     ·涉农企业主导型协作模式第56-57页
     ·高校主导型协作模式第57页
     ·农业科研院所主导型协作模式第57-58页
   ·农业政学研协作中主体的角色定位第58-62页
     ·政府的角色定位第58-59页
     ·高等院校的角色定位第59-60页
     ·农业科研院所的角色定位第60页
     ·涉农企业的角色定位第60-62页
   ·农业政产学研协作的机制第62-66页
     ·组织管理机制第62-63页
     ·产权机制第63页
     ·利益分配机制第63-64页
     ·绩效评价机制第64-65页
     ·激励机制第65-66页
     ·监督机制第66页
   ·农业政产学研协作案例分析第66-73页
     ·政府推动型协作案例第67-68页
     ·农业科学院主导型协作案例第68-70页
     ·涉农企业主导型协作案例第70-73页
7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第73-77页
   ·全文总结第73-74页
   ·科技链视角下农业政产学研协作模式创新的政策建议第74-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附录第81-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苏省返乡农民工创业性借贷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农产品物流成本管理--以南京某红富士苹果批发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