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和目的 | 第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及评述 | 第11-16页 |
·城市低保老人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老人照顾内容与方式研究 | 第12-13页 |
·老人照顾责任研究 | 第13-15页 |
·研究评述 | 第15-16页 |
·研究设计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城市低保老人照顾责任的理论分析 | 第18-24页 |
·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城市低保老人 | 第18页 |
·城市低保老人的照顾内容 | 第18页 |
·城市低保老人的照顾责任 | 第18-19页 |
·城市低保老人的照顾主体 | 第19-20页 |
·城市低保老人照顾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罗尔斯正义理论 | 第20页 |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 第20-21页 |
·责任分担理论 | 第21-22页 |
·城市低保老人照顾的理论架构 | 第22-24页 |
第3章 沈阳市城市低保老人的照顾需求和救助制度现状 | 第24-32页 |
·沈阳市低保老人的基本情况 | 第24-26页 |
·调查概况描述 | 第24页 |
·受访老人基本情况 | 第24-26页 |
·沈阳市低保老人的照顾需求现状 | 第26-29页 |
·医疗需求 | 第26-27页 |
·日常照料需求 | 第27-28页 |
·精神需求 | 第28-29页 |
·沈阳城市低保老人的救助制度 | 第29-32页 |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29-30页 |
·医疗救助制度 | 第30-31页 |
·住房救助制度 | 第31-32页 |
第4章 沈阳城市低保老人照顾责任分担现状 | 第32-38页 |
·政府组织承担的照顾责任 | 第32-33页 |
·制定政策法规 | 第32-33页 |
·购买服务 | 第33页 |
·社区自治组织承担的照顾责任 | 第33-34页 |
·社会组织承担的照顾责任 | 第34页 |
·家庭及邻居承担的照顾责任 | 第34-36页 |
·家庭承担的照顾责任 | 第34-35页 |
·邻居承担的照顾责任 | 第35-36页 |
·沈阳城市低保老人照顾责任概况 | 第36-38页 |
第5章 沈阳城市低保老人照顾主体的履责问题分析 | 第38-44页 |
·城市低保老人照顾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标准 | 第38-39页 |
·城市低保老人的需求 | 第38页 |
·责任主体供给职能 | 第38-39页 |
·沈阳市城市低保老人照顾主体的履责问题 | 第39-44页 |
·政府组织的履责问题 | 第39-40页 |
·社区自治组织的履责问题 | 第40-41页 |
·社会组织的履责问题 | 第41-42页 |
·家庭及邻里的履责问题 | 第42-44页 |
第6章 完善城市低保老人照顾责任的对策分析 | 第44-50页 |
·城市低保老人照顾责任承担原则 | 第44-45页 |
·公平正义原则 | 第44页 |
·以需求为本原则 | 第44页 |
·责任分担原则 | 第44页 |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 第44-45页 |
·城市低保老人照顾责任主体与责任内容的关系模型 | 第45-46页 |
·城市低保老人照顾责任的完善对策 | 第46-50页 |
·树立城市低保老人照顾责任意识 | 第46页 |
·健全与强化政府的责任 | 第46-47页 |
·明确社区居委会的角色与责任 | 第47页 |
·提高社会组织的照顾供给能力 | 第47-48页 |
·增强家庭与邻里的照顾责任 | 第48-50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0-52页 |
·研究结论 | 第50页 |
·研究局限 | 第50-51页 |
·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