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G以太网OAM的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的状况 | 第8-10页 |
·100GE 的标准化进程 | 第9-10页 |
·100GE 实验室进展 | 第10页 |
·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0-11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第2章 以太网的演进 | 第12-20页 |
·以太网的历史 | 第12-17页 |
·标准以太网 | 第12-13页 |
·快速以太网 | 第13-14页 |
·千兆以太网 | 第14-15页 |
·万兆以太网 | 第15-16页 |
·40G/100G 以太网 | 第16-17页 |
·以太网的演进方向 | 第17-19页 |
·100G 以太网 | 第17-18页 |
·电信级以太网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100G 以太网技术分析 | 第20-30页 |
·100G 以太网的标准介绍 | 第20-21页 |
·100G 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分析 | 第21-22页 |
·100G 以太网关键技术 | 第22-29页 |
·100G 以太网的物理层实现 | 第23页 |
·传输延迟校正技术 | 第23-24页 |
·信号同步技术 | 第24-25页 |
·基于线路编解码的差错控制技术 | 第25-26页 |
·接口设计与实现技术 | 第26-28页 |
·100G 以太网的 OAM 功能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100G 以太网 OAM 技术 | 第30-54页 |
·以太网的 OAM 技术 | 第30-37页 |
·电信级以太网的需求 | 第30-32页 |
·OAM 技术的内容 | 第32-37页 |
·100G 以太网的 OAM 要求 | 第37-38页 |
·100G 以太网系统的 OAM 设计 | 第38-52页 |
·LINK OAM 设计 | 第39-46页 |
·PHY OAM 设计 | 第46-50页 |
·保护设计 | 第50-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实验过程与结果 | 第54-72页 |
·实验系统搭建 | 第54-67页 |
·硬件系统 | 第54-56页 |
·软件系统 | 第56-67页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67-71页 |
·局部故障处理 | 第67页 |
·告警故障管理 | 第67-69页 |
·保护倒换处理 | 第69-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3页 |
·总结 | 第72页 |
·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7页 |
附录 2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