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生态职教园规划设计研究--以淮南市职教园规划设计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插图或附表清单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研究背景第13-14页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第14-15页
     ·研究对象的界定第14-15页
     ·生态校园的相关概念第15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研究目的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7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页
   ·论文框架第17-18页
第二章 国内外生态校园规划设计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第18-28页
   ·国外生态校园规划设计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国内生态校园规划设计的研究现状第20-23页
   ·当前职教校园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第23-26页
     ·受经济因素影响第23页
     ·过于强化功能分区第23-25页
     ·过于追求总平面的图案化效(?)第25页
     ·对适宜师生交往的活动场所关注不足第25-26页
     ·环境污染充斥校园第26页
   ·生态职教园区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生态职教园规划设计原则及对策第28-38页
   ·生态职教园的内涵第28-29页
   ·生态职教园的总体规划理念第29-30页
     ·整体性和系统性第29页
     ·以人为本第29页
     ·体现时代特征和人文的景观设计第29-30页
     ·济、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模式第30页
   ·生态职教园的规划原则第30-31页
     ·功能与分区相彰显第30页
     ·生态与人文相融合第30-31页
     ·共享与互动相结合第31页
     ·因地与特色相互补第31页
   ·生态职教园规划设计对策第31-37页
     ·土地利用规划——定性第31-32页
     ·用地规模规划——定量第32-34页
     ·总体布局规划——定案第34页
     ·物质环境规划——定形第34-36页
     ·建立动态的规划流程——定序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生态职教园规划设计的方法第38-54页
   ·宏观层次的规划设计方法第38-42页
     ·场地选址第38页
     ·动态开放第38-41页
     ·场地环境质量第41-42页
   ·中观层次的规划设计方法第42-47页
     ·整体布局规划第42-44页
     ·道路系统规划设计第44-46页
     ·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第46-47页
   ·微观层次的规划设计方法第47-53页
     ·开放灵活的建筑空间设计第47-49页
     ·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设计第49页
     ·建筑节能设计第49-51页
     ·生态照明设计第51-52页
     ·节水规划设计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淮南市职教园规划设计实践第54-71页
   ·淮南市职教园建设背景第54-55页
     ·宏观背景:国家、省、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第54-55页
     ·微观观背景:淮南市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第55页
   ·宏观规划设计分析第55-61页
     ·项目区域概况及规模分析第55-58页
     ·动态开放的规划分析第58-60页
     ·场地环境质量分析第60页
     ·发展策略研究第60-61页
   ·中观规划设计分析第61-67页
     ·整体布局规划第61-64页
     ·道路系统规划设计第64-66页
     ·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第66-67页
   ·校园建筑规划设计第67-70页
     ·标志性第67-68页
     ·开放性第68-69页
     ·环保性第69-70页
   ·项目总结第70-7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后记或致谢第74-75页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经济圈影响下小城镇主导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以六安市金安区为例
下一篇:融合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现代公共建筑院落形态空间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