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0页 |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8-10页 |
2 汉代艺术精神 | 第10-21页 |
·汉代历史背景 | 第10页 |
·汉代文化 | 第10-13页 |
·汉代儒家 | 第11-12页 |
·道家 | 第12-13页 |
·楚文化 | 第13页 |
·儒、道楚文化对汉代艺术精神的建构 | 第13-21页 |
·儒家艺术精神 | 第14-17页 |
·道家的美学思想 | 第17-18页 |
·楚风 | 第18-19页 |
·汉代艺术精神 | 第19-21页 |
3 汉代雕塑的艺术精神 | 第21-52页 |
·西汉霍去病墓石刻 | 第21-29页 |
·天人合一的自由精神 | 第22-25页 |
·儒家的理性精神与"天人合一 | 第25-26页 |
·阳刚之美的人格精神 | 第26页 |
·霍去病墓石雕写意的造型手法 | 第26-27页 |
·艺术活动"乐"的追求与内在心理和谐 | 第27-29页 |
·两汉画像石与画像砖 | 第29-37页 |
·画像石和画像砖艺术的产生:儒家"礼"制与楚文化 | 第29-31页 |
·功利主义的理性精神 | 第31页 |
·画像石与画像砖艺术装饰布局结构:儒家的理性精神的秩序性 | 第31-34页 |
·画像石、画像砖雄伟宏大的阳刚之美的艺术精神 | 第34-36页 |
·汉画像砖、画像石艺术的运动感、力量感、韵律感 | 第36-37页 |
·汉代陶俑 | 第37-46页 |
·汉代陶俑的兴盛:儒家"礼"制的影响 | 第40页 |
·汉代陶俑的写意:儒家的"仁爱"与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 | 第40-44页 |
·汉代陶俑:充沛气势的营求 | 第44-46页 |
·汉代陶俑的流动美 | 第46页 |
·汉代工艺装饰雕刻 | 第46-51页 |
·青铜器 | 第47-48页 |
·汉代玉器 | 第48-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4 汉代雕塑与当代雕塑的思考 | 第52-59页 |
·汉代雕塑与当代雕塑的结合 | 第52-57页 |
·实际指导意义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附录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相关目录 | 第61-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