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1. 绪论 | 第16-27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货币政策操作策略改革历程 | 第16-17页 |
·我国经济波动以及货币政策面临的新挑战 | 第17-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国内外货币政策及通货膨胀目标制研究综述 | 第18-24页 |
·国外关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国内关于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研究综述 | 第21-23页 |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23-24页 |
·文章研究思路、方法及整体框架 | 第24-26页 |
·研究思路 | 第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框架 | 第25-26页 |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6-27页 |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6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6-27页 |
2. 锚住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在现时期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 第27-38页 |
·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操作—锚住货币供应量 | 第27-28页 |
·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分析 | 第28-29页 |
·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分析 | 第29-32页 |
·我国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性分析—基于VAR模型对货币供应量和产出、价格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 第32-36页 |
·实证方法 | 第32页 |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32-33页 |
·建立货币供应量、物价和产出的VAR模型 | 第33-35页 |
·实证结果 | 第35-36页 |
·社会融资总量能成为可靠的“锚”吗 | 第36-38页 |
3. 锚住通货膨胀预测—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基础 | 第38-47页 |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假定 | 第38-39页 |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框架 | 第39-47页 |
·设定通货膨胀目标的主体 | 第40页 |
·通货膨胀目标标准的设计 | 第40-43页 |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法律性框架 | 第43-45页 |
·通货膨胀目标制实施的前提条件 | 第45-47页 |
4. 通胀目标制在新兴市场国家的实践经验 | 第47-60页 |
·新兴市场国家通胀目标制案例研究—韩国 | 第47-48页 |
·通胀目标制的实施背景 | 第47页 |
·通胀目标制的操作框架 | 第47-48页 |
·通胀目标制的实施效果 | 第48页 |
·新兴市场国家通胀目标制个案研究—巴西 | 第48-50页 |
·通胀目标制的实施背景 | 第48页 |
·通胀目标制的操作框架 | 第48-49页 |
·通胀目标制的实施效果 | 第49-50页 |
·通胀目标制改善宏观经济表现在新兴市场国的实证研究 | 第50-56页 |
·样本选择 | 第51-52页 |
·模型选择 | 第52-53页 |
·基于扩展的DID模型的实证检验 | 第53-56页 |
·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时的政策效应检验 | 第56-60页 |
5. 我国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分析 | 第60-66页 |
·我国实施通胀目标制的制度可行性分析 | 第60-62页 |
·我国实施通胀目标制的操作可行性分析 | 第62-63页 |
·我国通胀目标制的经济环境运行分析 | 第63-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后记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