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1 绪论 | 第13-26页 |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 | 第13-15页 |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13-15页 |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 第15页 |
·纳米零价铁材料 | 第15-18页 |
·纳米零价铁的制备方法 | 第16-17页 |
·纳米零价铁材料的应用 | 第17-18页 |
·纳米铁/聚合物复合材料 | 第18-22页 |
·纳米材料修饰改性 | 第19-20页 |
·纳米铁/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0-22页 |
·溶液聚合 | 第22-24页 |
·溶液聚合分类 | 第22-23页 |
·溶液聚合的应用及前景 | 第23-24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创新点 | 第24-26页 |
·选题目的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25-26页 |
2 P(MMA-St)共聚物的超声制备研究 | 第26-34页 |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实验试剂 | 第26页 |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P(MMA-St)共聚物的制备 | 第27页 |
·表征方法 | 第27页 |
·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 | 第27页 |
·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 第27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7-33页 |
·甲苯和单体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27-28页 |
·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28-29页 |
·引发剂AIBN用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29-30页 |
·超声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30页 |
·超声功率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30-31页 |
·外光谱(FT-IR)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 | 第31-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3 纳米铁/P(MMA-St)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34-47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实验试剂 | 第34页 |
·实验仪器 | 第34-35页 |
·纳米铁/P(MMA-St)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5页 |
·表征方法 | 第35-36页 |
·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 | 第35页 |
·X射线衍射表征 | 第35-36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 第36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 第36页 |
·热重-差热表征 | 第36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6-45页 |
·复合体系中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因素 | 第36-40页 |
·外光谱(FT-IR)分析 | 第40页 |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40-41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第41-43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SPS)分析 | 第43-44页 |
·复合材料的热分析(TG)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4 纳米铜-铁/P(MMA-St)复合材料的制备初探 | 第47-56页 |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实验试剂 | 第47页 |
·实验仪器 | 第47-48页 |
·纳米铜-铁/P(MMA-St)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8页 |
·表征方法 | 第48-50页 |
·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 | 第48页 |
·X射线衍射表征 | 第48-49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 第49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 第49页 |
·热重-差热表征 | 第49-50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0-55页 |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50-51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第51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51-53页 |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53-54页 |
·热分析(TG)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