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引言 | 第8-11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1页 |
| 2.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相关理论 | 第11-13页 |
| ·高校党建科学化命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 ·对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理解 | 第12页 |
|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内涵 | 第12-13页 |
| 3. 提升高校学生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必要性 | 第13-17页 |
| ·秉承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 第13-14页 |
| ·有利于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 第14页 |
| ·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 第14页 |
|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迳 | 第14-16页 |
| ·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巩固 | 第14-15页 |
| ·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及良好校风的形成 | 第15-16页 |
|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16-17页 |
| ·有利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坚定及成熟认知的形成 | 第16页 |
| ·有利于大学生党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 第16-17页 |
| 4.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调查 | 第17-35页 |
| ·学生自身的因素 | 第17-23页 |
| ·入党意愿及动机 | 第17-19页 |
| ·思想道德素质 | 第19-20页 |
| ·党员先进性发挥情况 | 第20-21页 |
| ·党员的服务意识 | 第21-23页 |
| ·党务工作者队伍中的因素 | 第23-24页 |
| ·党务工作者的工作情况 | 第23页 |
| ·对党务工作者的综合评价 | 第23-24页 |
| ·党员发展过程中的因素 | 第24-27页 |
| ·入党标准及党员分布情况 | 第24-25页 |
| ·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 | 第25-26页 |
| ·党员发展程序的规范性 | 第26-27页 |
| ·党员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因素 | 第27-30页 |
| ·党员教育培养方式 | 第27-29页 |
| ·党员教育培训情况 | 第29-30页 |
| ·党员考核 | 第30页 |
| ·学生党支部建设中的因素 | 第30-35页 |
| ·学生党支部建设情况 | 第30-33页 |
| ·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 | 第33页 |
| ·学生党建文化 | 第33-34页 |
| ·学生党建科学化 | 第34-35页 |
| 5.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不合理因素的原因分析 | 第35-40页 |
| ·外部环境的原因分析 | 第35-36页 |
| ·市场经济趋利性对高校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 | 第35页 |
| ·全球化带来西方思潮的冲击 | 第35-36页 |
| ·部分党员不端行为的负面影响 | 第36页 |
| ·学生党员自身的原因分析 | 第36-37页 |
| ·组织内部凝聚力不强,部分党员入党后自我松懈 | 第36-37页 |
| ·理论学习缺乏自觉性,参与活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 第37页 |
| ·学校自身的原因分析 | 第37-40页 |
| ·党员发展的标准不能很好的把握 | 第37-38页 |
| ·党支部忙于发展而轻视党员教育培养 | 第38-39页 |
| ·党务工作者工作热情不高、缺乏完善的再教育体系 | 第39页 |
| ·缺乏特色的支部党建文化建设 | 第39-40页 |
| 6. 关于提升高校学生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思考 | 第40-44页 |
| ·加强学生党支部的思想建设 | 第40页 |
| ·加强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建设 | 第40-42页 |
| ·扎实推进党员发展与培养工作 | 第41页 |
| ·构建富有特色的党组织生活 | 第41-42页 |
| ·加强学生党支部的制度建设 | 第42-43页 |
| ·完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 | 第42页 |
| ·完善学生基层党组织的评价、监督机制 | 第42-43页 |
| ·加强作风建设和廉洁意识教育 | 第43页 |
| ·结合法制教育与诚信教育开展 | 第43页 |
| ·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 第43页 |
| ·创建特色学生党支部文化 | 第43-44页 |
| 7.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附录 | 第47-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