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郁如苏菲学理与苏菲实践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选题目的 | 第8-9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9-11页 |
|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第二章 苏菲学理传入中国 | 第14-17页 |
| ·苏菲释义 | 第14-15页 |
| ·苏菲传入中国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蒋郁如所处时代背景 | 第17-21页 |
| ·政治方面 | 第17-18页 |
| ·经济方面 | 第18-19页 |
| ·思想文化方面 | 第19-21页 |
| 第四章 蒋郁如道统传承及生平 | 第21-24页 |
| 第五章 蒋郁如著作初探 | 第24-69页 |
| ·《归真道脉秘诀遗书》 | 第24-67页 |
| ·《定信的一棵树》 | 第67-69页 |
| 第六章 蒋郁如苏菲思想渊源 | 第69-73页 |
| ·源于《古兰经》 | 第69页 |
| ·源于“圣训” | 第69-70页 |
| ·明清之际穆斯林学者著作 | 第70页 |
| ·著名的苏菲著作 | 第70-73页 |
| ·《米尔萨德》 | 第71页 |
| ·《麦克图巴特》 | 第71-72页 |
| ·《带俩里里》 | 第72页 |
| ·《毛录德》 | 第72-73页 |
| 第七章 蒋郁如宗教理论与实践管窥 | 第73-90页 |
| ·礼乘思想与实践 | 第73-74页 |
| ·道乘思想与实践 | 第74-82页 |
| ·导师的重要性 | 第75-77页 |
| ·迪克尔 | 第77-79页 |
| ·苦行 | 第79-80页 |
| ·坐静 | 第80-81页 |
| ·精神体验 | 第81-82页 |
| ·真乘思想 | 第82-83页 |
| ·超乘思想 | 第83-85页 |
| ·认主独一的信仰观 | 第85-86页 |
| ·法圣为核心的认主观 | 第86-88页 |
| ·重亲惜友的道德观 | 第88-90页 |
| 第八章 蒋郁如苏菲学理的影响及意义 | 第90-94页 |
| ·文化方面 | 第90-92页 |
| ·政治方面 | 第92-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 附件 | 第98-106页 |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第106-107页 |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