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

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中牧户的福利变化及补偿研究

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9页
1 前言第19-39页
   ·研究背景第19-24页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第19-21页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第21-23页
     ·三江源牧户福利及补偿研究的必要性第23-24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4-26页
     ·研究目的第24-25页
     ·研究意义第25-26页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创新第26-31页
     ·研究目标第26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26-27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研究方法第28-29页
     ·本研究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第29页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第29-31页
   ·福利和补偿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31-39页
     ·福利及其均衡的研究及述评第31-36页
     ·生态补偿研究进展及述评第36-39页
2 福利及生态补偿理论基础第39-55页
   ·福利概念的界定第39-44页
     ·福利是效用还是快乐第39-40页
     ·偏好是否即福利第40-41页
     ·福利是一种能力第41-42页
     ·幸福感——生活满意度——能力第42-43页
     ·福利内涵界定第43-44页
   ·福利的改进标准——最优、次优和第三优第44-45页
   ·福利变化的消费者剩余度量标准及其选用第45-47页
     ·马歇尔消费者剩余第45页
     ·希克斯消费者剩余第45-46页
     ·平均成本差第46页
     ·度量标准比较第46-47页
     ·边际元等价第47页
   ·能力框架下的福利标准第47-49页
   ·社会福利最大化第49-50页
   ·基于能力的福利研究展望第50-52页
   ·生态补偿与福利均衡第52-55页
     ·三江源草地生态环境退化与福利第52-53页
     ·实施生态补偿以促进福利均衡第53-55页
3 生态保护中牧户的福利及其补偿理论框架第55-74页
   ·生态系统服务和福利第55-58页
     ·福利定义第55-56页
     ·生态系统服务第56页
     ·生态系统服务与福利第56-58页
   ·生态保护与福利第58-60页
     ·生态保护对福利的影响第58-60页
     ·生态保护管理促进福利改善第60页
   ·生态保护的福利度量第60-69页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量第62-63页
     ·生态保护后的效用变化第63-66页
     ·参与生态保护的能力变化第66-67页
     ·生态保护的外部性及其内化第67-69页
   ·实施生态补偿以激励生态保护及其福利改善第69-73页
     ·生态补偿对福利的意义第69-70页
     ·福利公平基础上的生态补偿标准及机制第70-73页
   ·展望第73-74页
4 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中牧户的福利变化第74-116页
   ·福利评价模型第74-76页
     ·能力的内涵第74-75页
     ·能力理论模型第75页
     ·权重确定方法第75-76页
   ·研究假设第76-77页
   ·能力功能维度的选择及赋值第77-88页
     ·各功能的选择第77-85页
     ·变量的赋值第85-88页
   ·牧户在生态保护中的福利变化第88-101页
     ·生态移民牧户的福利变化分析第88-96页
     ·限牧定居牧户的福利变化测度第96-101页
   ·牧户参与生态保护的自由功能分析第101-105页
   ·三江源生态保护的福利优化第105-112页
     ·福利优化模型的建立第105页
     ·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社会福利优化第105-108页
     ·牧户福利最优的三江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第108-112页
   ·牧户参与生态保护的福利最大化第112-114页
   ·小结第114-116页
5 三江源生态保护的牧户福利及其补偿第116-183页
   ·三江源草地生态补偿的理论框架第116-119页
     ·三江源草地生态补偿的缘由第116页
     ·三江源草地生态补偿标准内容第116-117页
     ·三江源草地生态补偿的关键第117-119页
   ·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后福利变化量核算第119-131页
     ·研究方法第120-124页
     ·三江源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分析第124-131页
     ·三江源草地人均生态服务价值及补偿标准第131页
   ·三江源生态保护中牧户的福利损失及补偿标准第131-140页
     ·福利损失内容第132-133页
     ·基于调查数据的实际损失核算第133-135页
     ·基于理论上的牧户福利损失第135-140页
   ·基于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意愿的受偿标准测算第140-165页
     ·研究意义第140-142页
     ·三江源牧户生态保护补偿认知研究第142-149页
     ·三江源牧户参与生态保护的福利优化补偿标WTA第149-165页
   ·基于生态保护效益的补偿区域优先度划分及补偿标准确定第165-178页
     ·研究方法第167页
     ·区域补偿优先级划分第167-168页
     ·补偿标准的确定第168-169页
     ·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激励性补偿标准第169-176页
     ·牧户参与草地生态保护的福利变化及其差异化补偿第176-178页
   ·小结第178-183页
6 研究结论与讨论第183-201页
   ·研究基本结论第183-193页
     ·生态系统保护的福利内涵第183-184页
     ·福利视角的生态补偿第184-185页
     ·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中牧户的福利第185-189页
     ·三江源牧户福利最优的生态补偿第189-193页
   ·政策建议第193-196页
     ·建立以牧户福利能力内涵为基础的补偿机制第193-195页
     ·构建持续的、差异化的、激励性的补偿机制第195-196页
   ·讨论与展望第196-201页
     ·研究不足第197-199页
     ·研究展望第199-201页
参考文献第201-211页
附录1第211-218页
附录2第218-22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226-227页
致谢第227-229页

论文共2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中国鲜果流通模式研究
下一篇:农业机械化投资行为与效益研究--以湖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