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卫星天线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车载卫星天线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课题来源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 第12-14页 | 
| 第2章 车载卫星通信相关技术基础 | 第14-25页 | 
| ·车载卫星通信系统概述 | 第14页 | 
| ·系统相关技术 | 第14-19页 | 
| ·卫星天线的分类 | 第19-20页 | 
| ·微带天线 | 第20-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5-34页 | 
| ·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 第25-26页 | 
| ·电源模块设计 | 第26-27页 | 
| ·控制芯片模块设计 | 第27-29页 | 
| ·执行测姿相移模块 | 第29-33页 | 
| ·监控模块设计 | 第29页 | 
| ·方位俯仰执行电机模块设计 | 第29-30页 | 
| ·GPS 和传感感器模块设计 | 第30-33页 | 
| ·相移器模块设计 | 第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4章 系统天线单元设计与仿真 | 第34-46页 | 
| ·天线单元设计 | 第34-38页 | 
| ·整体概述 | 第34页 | 
| ·辐射贴片设计 | 第34-38页 | 
| ·HFSS 的自适应迭代算法 | 第38-39页 | 
| ·HFSS 天线设计流程 | 第39-40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0-45页 | 
| ·回波损耗 S11 | 第41-42页 | 
| ·驻波比 VSWR 和阻抗图 | 第42-43页 | 
| ·天线单元方向图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5章 系统稳定跟踪算法 | 第46-66页 | 
| ·系统的稳定跟踪总体设计 | 第46-52页 | 
| ·方位角与俯仰角算法 | 第47-51页 | 
| ·运动载体上的俯仰角和方位角计算 | 第51-52页 | 
| ·车载天线系统稳定平台建立 | 第52-54页 | 
| ·俯仰稳定算法 | 第52-53页 | 
| ·方位稳定算法 | 第53-54页 | 
| ·精准稳定跟踪 | 第54-56页 | 
| ·系统精对准的必要性 | 第54页 | 
| ·RSSI 信号精对准算法 | 第54-55页 | 
| ·相位扫描算法 | 第55-56页 | 
| ·系统 PID 稳定控制算法 | 第56-61页 | 
| ·数字 PID 控制原理 | 第56-58页 | 
| ·车载天线系统 PID 控制系统 | 第58-61页 | 
| ·车载 PID 控制系统模型和算法仿真 | 第61-65页 | 
| ·Simulink 模型仿真 | 第61-64页 | 
| ·Matlab 系统稳定性仿真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总结和展望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