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背离”与“回归”--论《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毕司沃斯身份的"背离" | 第13-19页 |
第一节 历史与政治的交融 | 第13-15页 |
一、命运的传统与殖民文化 | 第13-14页 |
二、暖昧不明的混乱名字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梦想与现实的交替 | 第15-16页 |
一、劳工与女婿的混合身份 | 第15-16页 |
二、经济的依靠与独立自主 | 第16页 |
第三节 自我与社会的冲突 | 第16-19页 |
一、义务与职业身份的不明确 | 第16-17页 |
二、能力与义务的执行失衡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自我迷失与伦理困惑 | 第19-31页 |
第一节 家庭伦理的疏离 | 第19-23页 |
一、亲情间的相克与冷漠 | 第19-21页 |
二、格格不入的人际关系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多重职业的责任疑惑 | 第23-28页 |
一、不被认同与尊重的职位 | 第23-26页 |
二、不明确的责任范围 | 第26-28页 |
第三节 漂泊无根的边缘性痛苦 | 第28-31页 |
一、"局外人"的困惑 | 第28-29页 |
二、居无定所的不安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房子:身份"回归"的象征 | 第31-38页 |
第一节 独立自主的身份 | 第32-33页 |
一、自我独立宣言的落实 | 第32页 |
二、摆脱寄人篱下的心结 | 第32-33页 |
第二节 个人尊严的追求 | 第33-35页 |
一、还原婆罗门贵族身份 | 第33-34页 |
二、经济独立的一家之主 | 第34-35页 |
第三节 人生成就的证明 | 第35-38页 |
一、人生价值的体现 | 第35-36页 |
二、伦理义务的完成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附录: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