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石油污染土壤 | 第11-13页 |
| ·土壤石油污染途径 | 第11页 |
| ·土壤石油污染的影响 | 第11-13页 |
| ·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的分析方法 | 第13-15页 |
| ·前处理方法 | 第13-14页 |
| ·测定方法 | 第14-15页 |
| ·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 第15-19页 |
| ·物理修复 | 第16页 |
| ·化学修复 | 第16-17页 |
| ·生物修复 | 第17-19页 |
| ·石油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植物根系分泌物 | 第19-21页 |
| ·根系分泌物的定义 | 第19页 |
| ·根系分泌物的收集 | 第19-20页 |
| ·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 | 第20页 |
| ·根系分泌物的鉴定 | 第20页 |
| ·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 第20-21页 |
| ·石油污染土壤中根际促生菌对植物修复的影响 | 第21-22页 |
| ·植物根际促生菌 | 第21页 |
| ·植物根际促生菌-植物联合修复的生物强化作用 | 第21-22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 第2章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段测定土壤中的可提取总石油烃 | 第25-39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 ·主要仪器 | 第25-26页 |
| ·实验材料用品与试剂 | 第26页 |
| ·试验方法 | 第26-2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7页 |
| ·石油烃标准化合物的确定及GC-MS图谱 | 第28-29页 |
| ·石油烃化合物的分段方式 | 第29-30页 |
| ·不同分段化合物的保留时间 | 第30-32页 |
| ·校正曲线 | 第32-35页 |
| ·精密度和检测限 | 第35页 |
| ·回收率 | 第35-36页 |
| ·石油污染土壤样品测定实例 | 第36-37页 |
| ·讨论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3章 高羊茅的根系分泌物收集和鉴定及其对植物促生菌的化感作用 | 第39-50页 |
| ·引言 | 第3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3页 |
| ·主要仪器 | 第39页 |
| ·实验材料用品和试剂 | 第39-40页 |
| ·试验方法 | 第40-4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8页 |
| ·高羊茅根系分泌物的鉴定 | 第43-45页 |
| ·不同有机酸对克雷伯氏菌D5A趋化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 ·不同有机酸对克雷伯氏菌D5A菌群迁移性的影响 | 第46-48页 |
| ·讨论 | 第48-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4章 植物促生菌的耐胁迫性研究及强化高羊茅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效果研究 | 第50-65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0-55页 |
| ·主要仪器 | 第50-51页 |
| ·实验材料用品和试剂 | 第51页 |
| ·试验方法 | 第51-55页 |
| ·结论与分析 | 第55-63页 |
| ·植物促生菌D5A对不同培养基酸碱的耐性 | 第55-56页 |
| ·植物促生菌D5A对盐毒害的耐性 | 第56-57页 |
| ·菌株对植物抗盐性的影响试验 | 第57-58页 |
| ·修复实验 | 第58-63页 |
| ·讨论 | 第63页 |
| ·小结 | 第63-65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8页 |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