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盆地南缘土壤金属活动态元素富集规律及对铀矿化的指示作用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7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 ·勘查地球化学的发展 | 第8-10页 |
| ·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在砂岩型铀矿化勘查中的应用现状 | 第10-1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7页 |
| ·方法原理 | 第13-14页 |
| ·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14-15页 |
| ·异常解释评价 | 第15页 |
| ·土壤元素指示性增强方法 | 第15-17页 |
| 第2章 伊犁盆地南缘区域地质概况 | 第17-28页 |
| ·自然地理条件 | 第17-18页 |
| ·区域构造特征 | 第18-20页 |
| ·区域地层 | 第20-23页 |
| ·含矿层特征 | 第23-28页 |
| ·水西沟群特征 | 第23页 |
| ·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 | 第23-28页 |
| 第3章 510 矿床金属活动态元素富集规律 | 第28-59页 |
| ·蒙其古尔(510)矿床地质特征 | 第28页 |
| ·化探工作量及布署情况 | 第28-29页 |
| ·金属活动态元素富集规律定性评价 | 第29-42页 |
| ·金属活动态元素富集规律 | 第29-40页 |
| ·氡子体富集规律 | 第40-42页 |
| ·土壤元素富集规律半定量评价 | 第42-56页 |
| ·聚类分析 | 第42-45页 |
| ·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 第45-56页 |
| ·综合地质累积指数 | 第56-59页 |
| 第4章 元素指示性增强方法 | 第59-70页 |
| ·概述 | 第59页 |
| ·变量选取 | 第59-60页 |
| ·增强处理 | 第60-70页 |
| ·变量预处理 | 第60页 |
| ·累加变换 | 第60-67页 |
| ·指示性增强方法 | 第67-70页 |
| 第5章 元素指示性增强方法的应用 | 第70-78页 |
|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70页 |
| ·指示性变量异常分布情况 | 第70页 |
| ·元素指示性增强方法应用 | 第70-78页 |
| ·增强方法异常分布特征 | 第70-76页 |
| ·找矿远景区的划分 | 第76-78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