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型教师激励机制的法律保障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0页 |
·选题依据 | 第7页 |
·论文的研究价值 | 第7-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8页 |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8-10页 |
第二章 我国高校教学型教师激励机制的构成 | 第10-15页 |
·高校教学型教师及其特征 | 第10-11页 |
·高校教学型教师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 第11-13页 |
·现有高校教学型教师激励机制的内容 | 第13-15页 |
第三章 我国高校教学型教师激励机制的缺陷 | 第15-18页 |
·立法没有对高校教师进行类型化的区分 | 第15页 |
·高校教学型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不科学 | 第15-16页 |
·高校教学型教师的薪酬构成体系不完善 | 第16-17页 |
·高校教学型教师的权利保护机制不健全 | 第17-18页 |
第四章 我国高校教学型教师激励机制的完善 | 第18-25页 |
·修改相关的法律对高校教师进行类型化 | 第18-19页 |
·确立高校教学型教师专门考核评价机制 | 第19-20页 |
·完善薪酬体系提高高校教学型教师待遇 | 第20-21页 |
·完善高校教学型教师权利法律保障机制 | 第21-25页 |
·完善教育立法 | 第21-22页 |
·完善聘任制度 | 第22-23页 |
·拓宽救济渠道 | 第23-25页 |
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7页 |
致谢 | 第27-2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