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萤石的性质及其用途 | 第10-11页 |
·萤石的基本性质 | 第10页 |
·萤石的主要用途 | 第10-11页 |
·萤石资源概况 | 第11-13页 |
·萤石资源的储量及分布 | 第11页 |
·我国萤石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11-12页 |
·我国萤石资源前景及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萤石浮选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萤石选别回收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萤石浮选药剂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白钨尾矿中萤石的浮选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白钨尾矿的性质及特点 | 第18-19页 |
·白钨尾矿中萤石回收试验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论文选题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20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药剂、矿样、仪器设备和试验方法 | 第22-26页 |
·试验药剂 | 第22页 |
·试验矿样 | 第22-23页 |
·纯矿物试样 | 第22页 |
·实际矿石 | 第22-23页 |
·仪器设备 | 第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26页 |
·纯矿物浮选试验 | 第23-24页 |
·实际矿石选别试验 | 第24页 |
·矿物表面接触角的测定 | 第24-25页 |
·矿物表面红外光谱分析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捕收剂浮选萤石、方解石及石英的行为研究 | 第26-39页 |
·单一捕收剂对矿物的浮选研究 | 第26-32页 |
·油酸钠体系中矿物的可浮性 | 第26-27页 |
·731 体系中矿物的可浮性 | 第27-28页 |
·十二烷基硫酸钠体系中矿物的可浮性 | 第28-30页 |
·十二烷基磺酸钠体系中矿物的可浮性 | 第30-31页 |
·yhy 体系中矿物的可浮性 | 第31-32页 |
·组合捕收剂对矿物的浮选研究 | 第32-35页 |
·油酸钠与 731 组合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33页 |
·yhy 与 731 组合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油酸钠与 yhy 组合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组合捕收剂与抑制剂联合使用对萤石与方解石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35-38页 |
·水玻璃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酸化水玻璃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实际矿石浮选捕收剂研究 | 第39-51页 |
·矿石性质及工艺矿物学 | 第39-42页 |
·化学多元素分析 | 第39页 |
·矿物组成 | 第39-40页 |
·试样镜下分析 | 第40-42页 |
·试样粒度筛析及单体解离度 | 第42页 |
·萤石浮选工艺条件试验 | 第42-50页 |
·粗选碳酸钠用量试验 | 第43页 |
·粗选水玻璃用量试验 | 第43-44页 |
·捕收剂 yhy 用量试验 | 第44页 |
·浮选捕收剂的组合优化 | 第44-45页 |
·粗精矿再磨试验 | 第45-47页 |
·浮选开路试验 | 第47-48页 |
·浮选闭路试验 | 第48-49页 |
·浮选精矿强磁选试验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萤石矿浮选机理研究 | 第51-63页 |
·萤石晶体结构 | 第51-52页 |
·矿物表面溶解特性研究 | 第52-54页 |
·萤石表面溶解对浮选的影响 | 第52页 |
·方解石表面溶解对浮选的影响 | 第52-53页 |
·萤石—方解石共存体系下矿物的溶解对浮选的影响 | 第53-54页 |
·萤石、方解石矿物表面接触角的测定 | 第54-55页 |
·药剂与矿物表面作用红外光谱分析 | 第55-62页 |
·药剂红外光谱分析 | 第56-58页 |
·萤石与药剂作用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 第58-60页 |
·方解石与药剂作用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A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