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临床研究 | 第10-23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10-13页 |
(一) 研究对象来源 | 第10-11页 |
(二) 研究对象选择 | 第11-1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一) 治疗方法 | 第13-15页 |
(二) 观察项目及方法 | 第15页 |
(三) 观察疗效判定标准 | 第15-16页 |
(四) 统计方法 | 第16页 |
三、 研究结果 | 第16-23页 |
(一) 观察指标结果 | 第16-22页 |
(二) 疾病疗效判定结果 | 第22页 |
(三) 安全性评价 | 第22-23页 |
讨论 | 第23-33页 |
一、 西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 第23-25页 |
(一)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 | 第23页 |
(二)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 | 第23-24页 |
(三)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 | 第24-25页 |
二、 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 第25-28页 |
(一) 古代医籍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论述 | 第25-26页 |
(二) 现代临床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 第26-28页 |
三、 督灸 | 第28-30页 |
(一) 治在督脉 | 第28-29页 |
(二) 艾灸的功效 | 第29页 |
(三) 药物的作用 | 第29-30页 |
四、 免疫指标(IgG、IgM 和 IgA)的变化及其意义 | 第30-31页 |
五、 疗效分析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综述 | 第37-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详细摘要 | 第48-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