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地震避难所功能设计与抗震性能评定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选题缘由 | 第11-16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 ·地震避难所的研究情况 | 第16-20页 |
| ·地震避难所的理论研究情况 | 第16-17页 |
| ·地震避难所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17-20页 |
| ·本文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地震避难所功能设计 | 第23-37页 |
| ·地震避难所的设计原则 | 第23-25页 |
| ·地震避难所的设置原则 | 第23-24页 |
| ·地震避难所位置规划的基本要点 | 第24-25页 |
| ·地震避难所的功能要素 | 第25-31页 |
| ·地震避难所应急设施 | 第26-30页 |
| ·地震避难所的指挥及宣传 | 第30-31页 |
| ·地震避难所外围场地规划 | 第31-34页 |
| ·避难道路的规划 | 第31-33页 |
| ·避难绿地的规划 | 第33-34页 |
| ·避难广场的规划 | 第34页 |
| ·地震避难所的分类 | 第34-37页 |
| 第三章 地震避难所功能设计案例 | 第37-47页 |
| ·案例规划 | 第37-38页 |
| ·功能规划 | 第38-44页 |
| ·地上部分规划 | 第38-43页 |
| ·地下室救灾与避难功能规划 | 第43-44页 |
| ·避难所外围场地救灾与避难功能规划 | 第44-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地震避难所选型与结构设计 | 第47-63页 |
| ·地震避难所结构选型---网架 | 第47-49页 |
| ·地震避难所结构设计 | 第49-63页 |
| ·工程概况 | 第49-54页 |
| ·材料计算参数 | 第54页 |
| ·荷载与地震参数 | 第54-55页 |
| ·荷载组合 | 第55-56页 |
| ·杆件计算结果 | 第56-57页 |
| ·结构自振特性分析 | 第57-63页 |
| 第五章 地震避难所灾难地震下抗震性能设计 | 第63-83页 |
| ·地震避难所的抗震设防要求 | 第63-64页 |
|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第64-65页 |
| ·动力失稳破坏准则 | 第65页 |
| ·地震波选取 | 第65-66页 |
| ·塑性铰定义 | 第66-69页 |
| ·初始条件 | 第66-67页 |
| ·塑性铰参数 | 第67-69页 |
| ·地震避难所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分析 | 第69-82页 |
| ·地震避难所节点位移响应分析 | 第69-78页 |
| ·地震避难所的塑性发展 | 第78-81页 |
| ·地震避难所位移延性系数 | 第81页 |
| ·地震避难所弹塑性水平位移角 | 第81-82页 |
| ·地震避难所总结 | 第82-8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 ·结论 | 第83-84页 |
| ·展望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 致谢 | 第91-9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