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部分 铜催化室温空气下温和的绿色醇氧化反应研究 | 第9-29页 |
第一章 醇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9-22页 |
·引言 | 第9页 |
·过渡金属催化体系 | 第9-18页 |
·钌催化体系 | 第9-11页 |
·钯催化体系 | 第11-13页 |
·钴催化体系 | 第13-15页 |
·铜催化体系 | 第15-17页 |
·其他金属催化体系 | 第17-18页 |
·无过渡金属催化体系 | 第18-21页 |
·TEMPO 参与的反应体系 | 第18-20页 |
·含碘化合物催化的氧化反应 | 第20页 |
·其他氧化剂催化的氧化反应 | 第20-21页 |
·小结与展望 | 第21-22页 |
第二章 铜催化空气室温下醇氧化反应研究 | 第22-29页 |
·引言 | 第22页 |
·反应条件优化 | 第22-24页 |
·底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24-28页 |
·小结与展望 | 第28-29页 |
第二部分 铜催化亚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 第29-54页 |
第三章 亚胺化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29-43页 |
·引言 | 第29页 |
·醛酮与胺缩合反应 | 第29-31页 |
·胺氧化制备亚胺 | 第31-36页 |
·醇与胺的氧化缩合反应或脱氢缩合反应 | 第36-41页 |
·当量氧化剂氧化的醇与胺的亚胺化反应 | 第36-37页 |
·脱氢反应 | 第37-38页 |
·醇与胺在氧气下的氧化缩合反应 | 第38-40页 |
·醇与胺在空气下的氧化缩合反应 | 第40-41页 |
·其它反应方法 | 第41-42页 |
·小结与展望 | 第42-43页 |
第四章 铜催化胺与醇有氧氧化缩合合成亚胺的反应研究 | 第43-54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反应条件优化 | 第44-45页 |
·各种底物的拓展 | 第45-51页 |
·反应机理研究 | 第51-52页 |
·小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第三部分 查尔酮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研究 | 第54-71页 |
第五章 查尔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 第54-65页 |
·引言 | 第54页 |
·醛酮的缩合反应 | 第54-59页 |
·过渡金属催化 | 第55页 |
·微波合成 | 第55-56页 |
·相转移催化剂合成方法 | 第56-57页 |
·离子液体中的合成方法 | 第57-58页 |
·室温合成方法 | 第58-59页 |
·二卤代酮脱卤素 | 第59-60页 |
·烯炔类化合物参与的方法 | 第60-62页 |
·醇与酮的反应方法 | 第62-63页 |
·其他方法 | 第63-65页 |
第六章 铜催化查尔酮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研究 | 第65-71页 |
·引言 | 第65页 |
·反应条件优化 | 第65-67页 |
·底物扩展 | 第67-70页 |
·小结与展望 | 第70-71页 |
实验部分 | 第71-91页 |
第一部分 实验通则 | 第71页 |
第二部分 铜催化室温空气下温和的醇氧化方法研究 | 第71-74页 |
第三部分 铜催化胺与醇氧化缩合合成亚胺的反应研究 | 第74-84页 |
第四部分 铜催化查尔酮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研究 | 第84-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