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开路关键面积提取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关键面积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13页
   ·关键面积的研究内容和现状第13-17页
   ·本论文的内容与安排第17-19页
第二章 数学形态学基本理论第19-37页
   ·结构元素第20-22页
     ·结构元素类别第20-21页
     ·结构元素的组合与多尺度第21-22页
     ·结构元素的选取原则第22页
   ·膨胀和腐蚀第22-26页
     ·图像基本概念第22-23页
     ·腐蚀运算第23-24页
     ·膨胀运算第24页
     ·膨胀和腐蚀的代数性质第24-25页
     ·膨胀和腐蚀的滤波性质第25-26页
   ·开运算和闭运算第26-28页
     ·开运算第26-27页
     ·闭运算第27-28页
     ·开闭运算的滤波特性第28页
   ·击中击不中变换第28-33页
     ·击中击不中变换第29-30页
     ·目标识别与定位第30-33页
   ·形态学细化第33-34页
     ·细化算法第33-34页
     ·细化基本原则第34页
   ·快速膨胀和腐蚀运算第34-36页
     ·膨胀和腐蚀快速算法设计第35页
     ·膨胀和腐蚀快速算法分析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工艺缺陷研究第37-53页
   ·缺陷与故障第37页
   ·缺陷模型第37-41页
     ·缺陷空间分布模型第38页
     ·缺陷粒径分布模型第38-40页
     ·缺陷轮廓模型第40-41页
   ·缺陷的类型第41-43页
     ·氧化物针孔缺陷第41-42页
     ·PN 结泄露缺陷第42页
     ·冗余物缺陷第42页
     ·丢失物缺陷第42-43页
   ·缺陷特征描述第43-47页
   ·缺陷分解第47-50页
     ·缺陷的可分解性第47-48页
     ·矩形缺陷的分解第48-49页
     ·圆形缺陷的分解第49-50页
   ·缺陷建模第50页
   ·本章小结第50-53页
第四章 基于线网流向轴的开路关键面积提取第53-77页
   ·关键面积第53-56页
     ·关键面积基本概念第53-54页
     ·关键面积分类第54-56页
   ·基于线网流向轴的开路关键面积计算模型第56-60页
     ·开路关键区域与线网边界第56页
     ·基于线网流向轴的开路关键面积计算模型第56-60页
   ·基于线网流向轴的开路关键面积提取算法第60-66页
     ·版图和缺陷的矩阵表示第60-61页
     ·缺陷中心第61页
     ·基于线网流向轴的开路关键面积提取算法第61-66页
   ·开路关键面积提取实验结果第66-73页
     ·线网开路关键面积及灵敏度第66-71页
     ·集成电路版图开路关键面积提取第71-73页
   ·基于线网流向轴的开路关键面积提取算法分析第73-75页
     ·本文算法的精度第73-74页
     ·本文算法的适用性第74页
     ·本文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第74-75页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五章 开路关键面积的应用研究第77-89页
   ·版图优化与成品率提升第77-78页
     ·成品率模型第77页
     ·基于关键面积减小的版图优化第77-78页
   ·基于线网宽度调整的版图优化第78-83页
   ·基于线间距离调整的版图优化第83-86页
   ·本章小结第86-8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9-91页
   ·工作总结第89-90页
   ·工作展望第90-91页
致谢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1页
研究成果第101-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改进LBP特征的人脸识别系统
下一篇:基于FPGA和DSP的图像处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