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TD-LTE下行分组调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10页
主要符号表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LTE 的演进目标第12-13页
   ·LTE 的标准化第13-14页
   ·国内外当前研究方向第14-16页
   ·论文章节安排第16-17页
第二章 TD-LTE 系统简介第17-30页
   ·TD-LTE 网络架构第17-18页
   ·TD-LTE 物理层概述第18-26页
     ·OFDM 技术第19-20页
     ·TD-LTE 帧结构第20-21页
     ·TD-LTE 时隙结构与资源块第21-22页
     ·信道映射第22-24页
     ·资源分配方式第24-25页
     ·信道质量信息第25-26页
   ·LTE 中的 QOS 机制第26-27页
   ·LTE 中下行数据发送过程第27-29页
     ·动态调度发送数据过程第28页
     ·半静态调度发送数据过程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经典分组调度算法第30-36页
   ·分组调度的意义第30页
   ·分组调度的评价标准第30-31页
     ·吞吐量第30页
     ·用户间公平性第30-31页
     ·时延边界第31页
     ·实现复杂度第31页
   ·经典分组调度算法简介第31-34页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第32页
     ·轮循调度算法第32页
     ·最大载干比调度算法第32-33页
     ·比例公平调度算法第33页
     ·改进的最大权重时延优先调度算法第33-34页
   ·经典算法的优缺点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系统级仿真平台第36-47页
   ·仿真平台架构第36-38页
     ·系统上下文第36-37页
     ·子模型功能划分第37-38页
   ·业务模型第38-42页
     ·业务模型分类第38-39页
     ·FTP 业务模型第39-40页
     ·Streaming 业务模型第40-41页
     ·Video Call 业务模型第41-42页
   ·网络模型第42-43页
     ·小区结构第42页
     ·UE 分布第42-43页
   ·用户移动模型第43页
   ·无线信道模型第43-45页
     ·路损模型第43-44页
     ·阴影衰落第44页
     ·快衰落第44-45页
   ·全局定时模型第45页
   ·仿真平台运行流程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基于效用函数的自适应调度优先级算法第47-69页
   ·下行分组调度器架构第47-48页
   ·下行分组调度算法整体思路第48-49页
   ·时域调度第49-55页
     ·基本效用函数第49-51页
       ·S 型效用函数第49-50页
       ·Z 型效用函数第50-51页
     ·时域调度算法描述第51-53页
     ·计算 ASP 加权因子第53-55页
   ·频域调度第55-58页
     ·确定资源分配方式第56-57页
     ·分配 PDSCH 资源第57-58页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58-68页
     ·分析算法参数的取值影响第59-65页
       ·分析提升调度优先级因子的取值影响第59-62页
       ·分析降低调度优先级因子的取值影响第62-65页
     ·与其它调度算法进行比较第65-68页
     ·仿真总结第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附件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频及具有带阻特性的超宽带微带天线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LDPC码和McEliece公钥密码体制的RFID认证协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