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绿豆粉丝废水与绿豆蛋白 | 第9-11页 |
·绿豆粉丝废水 | 第9页 |
·绿豆蛋白与其生理活性肽 | 第9-11页 |
·高血压 | 第11-13页 |
·高血压病的现状 | 第11-12页 |
·ACE 对血压的调节作用 | 第12-13页 |
·ACE 抑制肽 | 第13-18页 |
·ACE 抑制肽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 第14-15页 |
·ACE 抑制肽的活性检测方法 | 第15-16页 |
·源于绿豆的ACE 抑制肽 | 第16-17页 |
·ACE 抑制肽的分离纯化方法 | 第17-18页 |
·本课题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酶法水解绿豆蛋白制备ACE 抑制肽 | 第20-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材料 | 第20页 |
·仪器 | 第20-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1页 |
·水解度(degree of hydrolysis,DH)的测定 | 第21页 |
·多肽含量的测定 | 第21页 |
·ACE 抑制率的测定 | 第21-22页 |
·绿豆蛋白粉的制备 | 第22页 |
·蛋白酶水解绿豆蛋白制备ACE 抑制肽 | 第22-24页 |
·响应面法优化ACE 抑制肽的试验 | 第24页 |
·肽分子量分布测定 | 第24-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3页 |
·最佳用酶的选择 | 第25页 |
·微波处理对水解效果的影响 | 第25-26页 |
·微波辅助处理与加热处理对水解度的影响 | 第26-27页 |
·碱性蛋白酶的单因素酶解试验 | 第27-30页 |
·响应面法优化酶解条件 | 第30-32页 |
·响应面的分析 | 第32页 |
·最佳水解条件下分子量分布图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超滤膜分离纯化绿豆蛋白ACE 抑制肽 | 第34-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材料 | 第34页 |
·仪器 | 第34-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页 |
·超滤分离浓缩ACE 抑制肽 | 第35页 |
·超滤膜工艺参数优化 | 第35页 |
·ACE 抑制活性的测定 | 第35页 |
·ACE 抑制肽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 | 第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超滤膜的选择 | 第35-36页 |
·超滤膜工艺参数优化 | 第36-40页 |
·分子量分布 | 第40页 |
·膜的清洗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大孔树脂分离ACE 抑制肽 | 第42-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材料 | 第42页 |
·仪器 | 第42-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 | 第43页 |
·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 | 第43-44页 |
·大孔吸附树脂的静态吸附实验 | 第44页 |
·大孔吸附树脂的静态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44-45页 |
·大孔吸附树脂静态解吸分级洗脱 | 第45页 |
·动态吸附和解吸实验 | 第45页 |
·成分分析 | 第45页 |
·ACE 抑制活性的测定 | 第45页 |
·ACE 抑制肽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 | 第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9页 |
·不同树脂吸附性能的比较 | 第45-46页 |
·DA201-C 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动力学过程 | 第46-47页 |
·大孔吸附树脂的静态吸附 | 第47-48页 |
·静态解吸 | 第48页 |
·DA201-C 大孔吸附树脂的动态吸附和解吸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页 |
1. 硕士期间参与研究的课题 | 第59页 |
2.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