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缺陷和完善对策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一、 行政复议概述第10-15页
 (一) 行政复议的概念、特征、性质及功能第10-13页
  1. 行政复议的概念第10-11页
  2. 行政复议的特征第11页
  3. 行政复议的性质第11-12页
  4. 行政复议的功能第12-13页
 (二)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历史沿革第13-15页
  1. 近现代回顾第13-14页
  2. 当代演进第14-15页
二、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存在的缺陷第15-21页
 (一) 行政复议机构设置不科学第15页
  1. 行政复议机构不独立第15页
  2. 行政复议决定缺乏公正性第15页
 (二) 行政复议范围过于狭窄第15-17页
  1. 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有限第15-16页
  2. 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界定不明确第16-17页
 (三) 行政复议程序不便于实际操作第17-19页
  1. 偏书面的审查方式第17-18页
  2. 非司法化的复议程序第18-19页
 (四)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不畅第19-21页
  1. 相互冲突的程序衔接第19-20页
  2. 复议终局模式限制当事人的诉权第20页
  3. 维持类决定以原机关为被告不合理第20-21页
三、 国外经验的介绍与启示第21-27页
 (一) 国外行政复议制度介绍第21-25页
  1. 英国第21-22页
  2. 美国第22-23页
  3. 法国第23-24页
  4. 德国第24页
  5. 日本第24-25页
 (二) 对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启示第25-27页
四、 完善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对策第27-35页
 (一) 建立独立的行政复议审理组织第27-29页
  1. 职权范围第27页
  2. 法律地位第27-28页
  3. 组成及议事规则第28页
  4. 审理方式第28-29页
 (二) 扩大行政复议范围第29-30页
  1. 扩大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范围第29页
  2. 明确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界定第29-30页
 (三) 健全行政复议程序第30-32页
  1. 完善行政复议的受理第30页
  2. 建立以查清案件事实为前提的复议审查方式第30-32页
  3. 完善复议调解制度第32页
 (四) 完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第32-35页
  1. 行政复议成为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第32-33页
  2. 维持类决定以复议机关为被告第33页
  3. 取消复议终局模式第33-34页
  4. 相互冲突程序的合理衔接第34-35页
结论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后记第39-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垄断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下一篇:电视节目模板的著作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