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国内外癌症现状及抗癌药物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苯并噻唑研究现状 | 第8-9页 |
·水杨醛衍生物生物功能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0页 |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10页 |
·理论方法的选择 | 第10页 |
·反应条件的选择 | 第10页 |
·本文的实验和理论方法 | 第10-12页 |
·实验方法 | 第10-11页 |
·单晶结构 | 第10-11页 |
·理论方法 | 第11-12页 |
·结构优化 | 第11页 |
·前线轨道能量的计算 | 第11页 |
·密立根(Mulliken)电荷布居分析 | 第11页 |
·对接模拟分析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特色与创新点 | 第12-13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DTYMEP和DTYMMP的合成、表征与抗癌活性的研究 | 第13-29页 |
·引言 | 第13页 |
·实验部分 | 第13-14页 |
·DTYMEP和DTYMMP的合成 | 第13页 |
·单晶结构检测 | 第13-1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4-27页 |
·晶体结构 | 第14-18页 |
·理论结构 | 第18-19页 |
·密立根(Mulliken)电荷布局分析 | 第19-21页 |
·前线轨道分析 | 第21页 |
·对接模拟 | 第2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BTYMNP和BTYMBP的合成、表征与抗癌活性的研究 | 第29-45页 |
·引言 | 第29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0页 |
·BTYMNP和BTYMBP的合成 | 第29页 |
·单晶结构 | 第29-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44页 |
·晶体结构 | 第30-35页 |
·理论结构 | 第35-36页 |
·密立根(Mulliken)电荷布局分析 | 第36-37页 |
·前线轨道分析 | 第37-38页 |
·对接模拟 | 第38-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