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塌缩型超新星及其中微子驱动的星风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核塌缩型超新星进展 | 第12-30页 |
| ·超新星简介 | 第12-14页 |
| ·核塌缩型超新星的爆发机制 | 第14-18页 |
| ·强大中微子流的可能来源--夸克相变 | 第18-25页 |
| ·引言 | 第18-20页 |
| ·计算方法介绍 | 第20-21页 |
| ·数值结果与讨论 | 第21-25页 |
| ·SN2006GY研究进展 | 第25-30页 |
| ·SN20069y 光度的解释 | 第25-26页 |
| ·SN20069y 近红外超出的解释 | 第26-30页 |
| 第二章 中微子驱动的星风进展 | 第30-50页 |
| ·重元素(A>60)核合成介绍 | 第30-37页 |
| ·s-过程 | 第31-33页 |
| ·r-过程 | 第33-35页 |
| ·p-过程 | 第35-36页 |
| ·超重元素核合成 | 第36-37页 |
| ·中微子驱动的星风动力学过程 | 第37-42页 |
| ·快中子俘获核合成的最新进展 | 第42-50页 |
| 第三章 核塌缩型超新星的数值模拟 | 第50-70页 |
| ·核塌缩型超新星中的核统计平衡 | 第50-55页 |
| ·引言 | 第50-51页 |
| ·核统计平衡的计算和分析 | 第51-54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屏蔽对核塌缩型超新星塌缩过程影响 | 第55-63页 |
| ·引言 | 第55-56页 |
| ·超新星的前身星模型与数值计算方法 | 第56-59页 |
| ·数值模拟结果 | 第59-63页 |
| ·结论 | 第63页 |
| ·超新星内星核的对流 | 第63-70页 |
| ·引言 | 第63-65页 |
| ·瞬时爆发模型的构造 | 第65-66页 |
| ·内星核区对流的分析 | 第66-69页 |
| ·小结 | 第69-70页 |
| 第四章 高温下npe~±气体的稳态平衡条件 | 第70-84页 |
| ·引言 | 第70-71页 |
| ·无外部中微子流时npe~±气体的平衡条件 | 第71-80页 |
| ·情况1:中微子是透明的 | 第72-79页 |
| ·情况2:中微子是不透明的 | 第79-80页 |
| ·有外部中微子流时npe~±气体的平衡条件 | 第80-82页 |
| ·结论 | 第82-84页 |
| 第五章 中微子驱动的星风动力学及核合成 | 第84-96页 |
| ·引言 | 第84-85页 |
| ·中微子驱动的星风中常用的物态方程 | 第85-90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90-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108页 |
| 致谢 | 第108-110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0页 |
| 攻读博士之前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 | 第110-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