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一、《全唐文·颜真卿卷》文献分析 | 第10-19页 |
| (一) 《全唐文·颜真卿卷》与《四部丛刊·颜鲁公文集》的比较 | 第10-13页 |
| (二) 《全唐文·颜真卿卷》中散文的来源 | 第13-17页 |
| (三) 关于《泛爱寺重修记》一文的辨伪 | 第17-19页 |
| 二、颜真卿的中庸散文观 | 第19-23页 |
| (一) 推崇文质并重 | 第19-20页 |
| (二) 客观认识陈子昂的文学价值 | 第20-21页 |
| (三) 理性认识“复”与“变” | 第21-23页 |
| 三、颜真卿散文的思想观念与家学传统 | 第23-28页 |
| (一) 坚守儒家忠义风节 | 第23-24页 |
| (二) 热衷佛道 | 第24-25页 |
| (三) 颜真卿散文的思想观念与其家学传统的关系 | 第25-28页 |
| 四、颜真卿散文的美学风貌及成因 | 第28-38页 |
| (一) 碑志文的庄严之正气 | 第28-30页 |
| (二) 政论文的崇高之大美 | 第30-33页 |
| (三) 杂记文的闲疏之美 | 第33-38页 |
| 五、从碑志文的创作论颜真卿对唐代散文史的贡献 | 第38-45页 |
| (一) 真情走进碑志文 | 第38-41页 |
| (二) 章法结构的创新 | 第41-42页 |
| (三) 就事论人 | 第42-45页 |
| 结语 | 第45-46页 |
| 注释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0-51页 |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