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研究述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Contents | 第7-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 明清时期——“三言”研究的酝酿期 | 第10-12页 |
二、 民国时期——“三言”研究的勃兴期 | 第12-20页 |
(一) 作者研究——循序渐进 | 第12-13页 |
(二) 版本研究——初见成效 | 第13-14页 |
(三) 本事考证研究——欣欣向荣 | 第14-17页 |
(四) 艺术特点研究——流于表层 | 第17-19页 |
(五) 传播影响研究——逐渐兴起 | 第19-20页 |
三、 建国十七年——“三言”研究的发展期 | 第20-28页 |
(一) 本事考证研究——渐窥全豹 | 第20-22页 |
(二) 思想主题研究——初显锋芒 | 第22-23页 |
(三) 艺术特色研究——崭露头角 | 第23-28页 |
四、 文革后至今——“三言”研究的复兴期 | 第28-46页 |
(一) 作者研究——灵魂勾勒 | 第29-31页 |
(二) 思想主题——硕果累累 | 第31-34页 |
(三) 艺术特色研究——异彩纷呈 | 第34-40页 |
(四) 比较研究——异军突起 | 第40-42页 |
(五) 传播与影响研究——方兴未艾 | 第42-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