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美洲史论文--北美洲论文--美国论文--帝国主义时期(1898年~)论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1918~1939年)论文

太平洋战争前美国远东政策中的苏联因素(1931-1941)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5页
导论第15-31页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第15-19页
 二、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9-26页
 三、研究方法、资料及基本框架第26-29页
 四、创新点与重难点第29-31页
第一章 美国在远东问题上关注苏联的历史渊源(1890-1931)第31-57页
 第一节 美国在远东国际事务中地位的上升第31-36页
 第二节 俄国独占中国东北与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第36-41页
 第三节 日俄战争与西奥多·罗斯福的均势外交第41-46页
 第四节 美国与西伯利亚干涉第46-51页
 第五节 苏联因素与华盛顿体系的缺陷第51-57页
第二章 美国对"九一八"事变处理中的苏联因素(1931-1933)第57-81页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期间美国对苏联动向的观察第57-63页
 第二节 苏联因素与事变初期美国的反应第63-68页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以后的远东格局与美国对苏认识的转变第68-73页
 第四节 罗斯福与美国承认苏联第73-81页
第三章 苏联因素与美国在东亚的静观政策(1934-1937)第81-111页
 第一节 美苏关系的恶化及其对美国远东政策的影响第81-86页
 第二节 1933-1937年美国对苏联远东动向的观察第86-97页
 第三节 苏联因素与美国的静观政策第97-103页
 第四节 苏联因素与全面抗战爆发初期美国的静观政策第103-111页
第四章 美国远东外交政策调整中的苏联因素(1938-1939)第111-140页
 第一节 美国对中苏关系的观察与桐油贷款第111-117页
 第二节 美国对苏联国防实力的观察第117-123页
 第三节 美国对张鼓峰事件的观察第123-128页
 第四节 苏联因素与美国中止美日商约第128-133页
 第五节 中日全面战争的形势下美国对苏政策的调整第133-140页
第五章 欧战爆发后美国对苏联的观察及其远东政策(1939.9-1941.6)第140-171页
 第一节 美国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对远东影响的观察第140-148页
 第二节 美国对苏德关系的观察及其政策第148-158页
 第三节 美国对苏日关系的观察及其远东政策第158-171页
第六章 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在远东的反应(1941.6-1941.12)第171-187页
 第一节 苏德战争后美国对日本动向的观察与反应第171-176页
 第二节 苏联因素与美国对日威慑政策第176-182页
 第三节 苏联因素与美日谈判第182-187页
综论第187-199页
 一、美国对苏联远东动向观察的几点结论第187-192页
 二、苏联因素在美国远东政策各阶段中的作用第192-195页
 三、评论:苏德战争爆发前美苏未能合作制日的原因第195-199页
参考资料第199-208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第208-209页
后记第209页

论文共2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战后德国赔偿问题研究
下一篇:美国外交政策与英国在埃及地位的衰落——(1940-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