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第一采气厂天然气加热炉防腐阻垢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8-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加热炉腐蚀、结垢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12-26页 |
| ·水质分析及水质稳定性判断 | 第12-13页 |
| ·水质分析 | 第12页 |
| ·水质稳定性判断 | 第12-13页 |
| ·加热炉腐蚀现状调查 | 第13-14页 |
| ·盘管外壁腐蚀产物分析 | 第14-16页 |
| ·固体腐蚀产物灼烧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14-15页 |
| ·XPS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15-16页 |
| ·X衍射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16页 |
| ·加热炉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16-24页 |
| ·氧腐蚀 | 第17-18页 |
| ·电化学的腐蚀 | 第18-20页 |
| ·温度对腐蚀产生的影响 | 第20-21页 |
| ·酸腐蚀 | 第21页 |
| ·铁垢腐蚀 | 第21-22页 |
| ·干湿线腐蚀 | 第22页 |
| ·碱腐蚀 | 第22页 |
| ·CO2腐蚀 | 第22-24页 |
| ·加热炉结垢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26页 |
| ·硬度、二氧化硅等引起的水垢 | 第24页 |
| ·腐蚀产物引起的结垢 | 第24-25页 |
| ·有机物引起的水垢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加热炉系统处理方案的确定 | 第26-31页 |
| ·腐蚀速率检测 | 第26-27页 |
| ·加热炉系统处理方案的确定 | 第27-28页 |
| ·清洗 | 第28-29页 |
| ·冲洗、漂洗及钝化 | 第29-30页 |
| ·预膜 | 第30页 |
| ·正常运行条件下的缓蚀阻垢处理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清洗剂、钝化液、预膜剂及缓蚀阻垢剂的确定 | 第31-49页 |
| ·试验用水及水质 | 第31页 |
| ·清洗剂的确定 | 第31-35页 |
| ·清洗液的确定及性能评价 | 第32-33页 |
| ·酸洗缓蚀剂的选择及缓蚀性能评价 | 第33-35页 |
| ·钝化液的确定 | 第35-37页 |
| ·钝化液的选择 | 第35-36页 |
| ·钝化剂钝化性能评价 | 第36-37页 |
| ·预膜液配方的确定 | 第37-39页 |
| ·预膜药剂的选择原则 | 第37页 |
| ·预膜剂的性能评价 | 第37-39页 |
| ·缓蚀阻垢剂的确定及性能评价 | 第39-49页 |
| ·静态阻垢试验 | 第40页 |
| ·腐蚀试验 | 第40-41页 |
| ·铁离子沉积抑制性试验 | 第41-42页 |
| ·分散性能评价 | 第42-43页 |
| ·沉积物附着性试验 | 第43-45页 |
| ·缓蚀阻垢剂的热稳定性试验 | 第45页 |
| ·加热炉模拟试验 | 第45-49页 |
| 第五章 加热炉水处理运行方案 | 第49-52页 |
| ·加热炉概况 | 第49页 |
| ·清洗处理方案 | 第49-50页 |
| ·清洗药剂种类、浓度及用量 | 第49页 |
| ·清洗方案 | 第49页 |
| ·分析项目及频率 | 第49-50页 |
| ·清洗结束 | 第50页 |
| ·冲洗、漂洗及钝化处理方案 | 第50页 |
| ·钝化处理所用药剂、使用浓度及用量 | 第50页 |
| ·漂洗及钝化方案 | 第50页 |
| ·预膜处理方案 | 第50-52页 |
| ·预膜剂浓度及用量 | 第50-51页 |
| ·预膜方案 | 第51页 |
| ·预膜条件、控制指标及分析频率 | 第51-52页 |
| 第六章 第一采气厂加热炉水系统日常运行管理 | 第52-57页 |
| ·加热炉系统水质控制指标 | 第52-53页 |
| ·给水控制指标 | 第52-53页 |
| ·加热炉水的控制指标 | 第53页 |
| ·加热炉水的浓缩管理 | 第53-55页 |
| ·排污的目的 | 第53-54页 |
| ·排污量的确定 | 第54-55页 |
| ·排污方式 | 第55页 |
| ·加药管理 | 第55-57页 |
| ·加药管理的目的 | 第55页 |
| ·溶解或稀释 | 第55页 |
| ·加药量的确定 | 第55-56页 |
| ·加药方法 | 第56页 |
| ·缓蚀阻垢剂WT-275的投加方式 | 第56页 |
| ·控制指标 | 第56-57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 详细摘要 | 第6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