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并网无功补偿与功角稳定性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 ·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 ·国外概况 | 第11页 |
| ·国内概况 | 第11-12页 |
| ·风力发电特点及问题 | 第12-22页 |
| ·风力发电分类 | 第12-14页 |
| ·风电并网技术问题研究动态 | 第14-19页 |
| ·风力发电的优缺点 | 第19-20页 |
| ·风电场并网故障分析 | 第20-22页 |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 第2章 暂态无功补偿控制策略研究 | 第24-37页 |
| ·风速模型 | 第24-25页 |
| ·风力机组模型 | 第25-30页 |
| ·风力机模型 | 第26页 |
| ·异步发电机模型 | 第26-28页 |
| ·双馈风力发电机模型 | 第28-30页 |
| ·无功补偿装置 | 第30-33页 |
| ·无功补偿器SVC | 第31-32页 |
|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 | 第32-33页 |
| ·无功补偿器对风电暂态稳定影响分析 | 第33页 |
| ·仿真结果 | 第33-36页 |
| ·结论 | 第36-37页 |
| 第3章 低压穿越技术及控制策略研究 | 第37-50页 |
| ·低压穿越技术 | 第37-41页 |
| ·LVRT基本要求 | 第37-38页 |
| ·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技术 | 第38页 |
| ·低电压穿越技术的具体实现 | 第38-40页 |
| ·低压穿越研究现状 | 第40-41页 |
| ·STATCOM模型及控制策略 | 第41-43页 |
| ·Crowbar低压穿越过程分析 | 第43-45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5-48页 |
| ·结论 | 第48-50页 |
| 第4章 双馈风电机组小干扰稳定性影响机理研究 | 第50-60页 |
| ·小干扰基本原理 | 第50-51页 |
| ·小干扰稳定基本概念 | 第50-51页 |
| ·小干扰稳定研究现状 | 第51页 |
| ·小干扰稳定性研究方法 | 第51-53页 |
| ·四种分析方法 | 第52-53页 |
| ·系统简化原则 | 第53页 |
| ·李雅普若夫线性化方法 | 第53-56页 |
| ·双馈电机组小干扰稳定数学模型 | 第56-58页 |
| ·桨距角及轴系模型 | 第56页 |
| ·双馈感应电机的模型 | 第56-57页 |
| ·转子侧变频器控制模型 | 第57-58页 |
| ·小干扰稳定分析结果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 ·工作总结 | 第60-61页 |
| ·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