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9页 |
·膜表面标记蛋白 | 第10-13页 |
·SSEAs | 第10-11页 |
·整合素 | 第11页 |
·CD抗原 | 第11-12页 |
·TRA-1-60和TRA-1-81 | 第12页 |
·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 | 第12页 |
·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1 | 第12-13页 |
·细胞核内标记物 | 第13-16页 |
·Myc | 第13页 |
·Oct4 | 第13-14页 |
·Sox家族 | 第14-15页 |
·Klf家族 | 第15页 |
·Nanog | 第15-16页 |
·Rex1 | 第16页 |
·ES细胞的特异性多肽 | 第16-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第2章 GST-peptide融合蛋白表达与纯化 | 第19-39页 |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菌种和质粒 | 第19页 |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试剂配制 | 第20-23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缓冲液 | 第20页 |
·SDS-PAGE和Western blot试剂 | 第20-22页 |
·细菌培养相关试剂 | 第22-23页 |
·纯化缓冲液 | 第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9页 |
·GST-peptide表达载体构建 | 第23-26页 |
·GST-peptide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和纯化 | 第26-29页 |
·实验结果 | 第29-37页 |
·pGEX-KG载体双酶切和寡聚核苷酸退火产物电泳鉴定结果 | 第29页 |
·重组质粒电泳鉴定结果 | 第29-30页 |
·测序图谱及BLAST比对结果 | 第30-33页 |
·GST-peptide融合蛋白诱导表达最佳时间条件摸索 | 第33-34页 |
·GST-peptide融合蛋白可溶性和纯化后SDS-PAGE分析 | 第34-35页 |
·GST-peptide融合蛋白Western Blot鉴定 | 第35-36页 |
·GST-peptide融合蛋白的浓度测定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GST-peptide表达载体构建 | 第37页 |
·GST-peptide表达与纯化 | 第37-39页 |
第3章 猕猴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和膜蛋白的提取 | 第39-51页 |
·实验材料 | 第39-41页 |
·药品和生化试剂 | 第39页 |
·试剂盒 | 第39-40页 |
·仪器设备 | 第40页 |
·细胞株 | 第40-41页 |
·常用溶液及其配制 | 第41-42页 |
·ICR-MEF细胞培养基(100 ml) | 第41页 |
·猕猴胚胎干细胞培养基(50 ml) | 第41页 |
·0.1%明胶溶液(200 ml) | 第41页 |
·磷酸盐缓冲液PBS(500 ml) | 第41页 |
·0.25%胰蛋白酶消化液(100 ml) | 第41页 |
·5mg/ml胶原酶Ⅳ(10 ml) | 第41页 |
·丝裂霉素MC细胞生长抑制液 | 第41-42页 |
·2 x PMEF细胞冻存液(5 ml) | 第42页 |
·2 x猕猴胚胎干细胞冻存液(5 ml) | 第42页 |
·4%多聚甲醛细胞固定液 | 第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46页 |
·原代小鼠胚成纤维细胞(PMEF)的培养 | 第42-43页 |
·猴胚胎干细胞系RS366.4细胞的培养 | 第43-44页 |
·RS366.4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检测(使用MILLIPORE试剂盒) | 第44-45页 |
·RT-PCR检测未分化标志性基因的表达 | 第45-46页 |
·细胞跨膜蛋白的提取(使用Novagen的试剂盒) | 第46页 |
·实验结果 | 第46-49页 |
·PMEF细胞的生长特征和作用 | 第46-47页 |
·RS366.4细胞未分化的形态学特征 | 第47页 |
·RS366.4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检测和RT-PCR检测 | 第47-48页 |
·膜蛋白的提取和SDS-PAGE检测 | 第48-49页 |
·讨论 | 第49-51页 |
第4章 GST pull-down和质谱测序分析靶蛋白 | 第51-61页 |
·主要实验材料 | 第51页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51-52页 |
·结合缓冲液(1 L) | 第51页 |
·洗脱缓冲液(1 L) | 第51-52页 |
·实验方法(图4.1) | 第52-53页 |
·GST-peptide融合蛋白与固定化谷胱甘肽的结合 | 第52页 |
·靶蛋白的捕获 | 第52页 |
·诱饵蛋白和靶蛋白复合物的洗脱 | 第52-53页 |
·靶蛋白MALDI-TOF-MS测序 | 第53页 |
·实验结果 | 第53-60页 |
·GST pull-down目的蛋白SDS-PAGE鉴定 | 第53-55页 |
·MALDI-TOF-MS测序结果 | 第55-60页 |
·讨论 | 第60-61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