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 ·采空区稳定性 | 第7-8页 |
| ·强度折减法 | 第8-9页 |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9-11页 |
| 第二章 采空区稳定性分析 | 第11-21页 |
| ·采空区顶板破坏模式 | 第11页 |
| ·采空区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11-13页 |
| ·采空区顶板稳定性分析方法选择 | 第13-21页 |
| 第三章 基于强度折减理论和突变理论的采空区稳定性分析 | 第21-45页 |
| ·采空区稳定性分析的强度折减法 | 第21-22页 |
| ·安全系数选择 | 第22-23页 |
| ·强度折减储备安全系数 | 第22页 |
| ·超重储备安全系数 | 第22页 |
| ·拉裂安全系数与剪切安全系数 | 第22-23页 |
|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数值模拟失稳判据 | 第23-24页 |
| ·不收敛判据 | 第23-24页 |
| ·塑性区贯通判据 | 第24页 |
| ·位移突变性判据 | 第24页 |
| ·其他失稳判据 | 第24页 |
| ·采空区尖点突变理论 | 第24-28页 |
| ·突变理论 | 第24-26页 |
| ·采空区位移尖点突变模型 | 第26-28页 |
| ·基于突变理论和强度折减法的采空区稳定性分析的实现 | 第28-29页 |
| ·算例及分析 | 第29-44页 |
| ·岩体粘聚力的影响 | 第35-38页 |
| ·岩体内摩擦角的影响 | 第38-40页 |
| ·岩体弹性模量的影响 | 第40-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基于突变理论的顶板失稳模式判别 | 第45-63页 |
| ·顶板失稳模式判别方法 | 第45页 |
| ·顶板拱形冒落失稳模式判定 | 第45-51页 |
| ·数值模型 | 第45-46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6-51页 |
| ·弯曲折断失稳模式判定 | 第51-57页 |
| ·数值模型 | 第51-53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3-57页 |
| ·整体垮塌失稳模式判定 | 第57-62页 |
| ·数值模型 | 第57-59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9-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工程应用 | 第63-79页 |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63页 |
| ·二采区矿柱及采空区现状 | 第63-65页 |
| ·二采区间柱回采顺序 | 第65页 |
|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 第65-66页 |
| ·计算模型区域的选取 | 第65-66页 |
| ·计算参数的获取 | 第66页 |
| ·模拟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66-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 ·结论 | 第79页 |
| ·展望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个人简历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