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我国股东质询权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选题背景第10-11页
     ·选题意义第11-12页
   ·文献综述第12-14页
   ·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第14-16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14-15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股东质询权的理论溯源第16-22页
   ·股东质询权的理论基础第16-18页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6-17页
     ·信托义务理论第17-18页
   ·股东质询权的存在价值第18-22页
     ·提升中小股东弱势地位,强化向弱者适度倾斜的原则第18-20页
     ·提高公司在股东间的透明度,规范公司治理和经营行为第20页
     ·发挥股东(大)会的真正作用,完善公司治理第20-22页
第3章 我国股东质询权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缺陷第22-28页
   ·我国股东质询权制度在立法中的现状第22页
   ·我国股东质询权制度在实践中的情形第22-24页
   ·我国股东质询权制度存在的缺陷第24-28页
     ·股东质询权制度存在缺陷的原因第24页
     ·质询权的权利主体不明确第24-25页
     ·质询权的质询范围难界定第25页
     ·质询权行使程序不清晰第25-26页
     ·被质询人的说明义务太笼统第26页
     ·股东质询权的法律救济缺失第26-28页
第4章 我国股东质询权制度的完善第28-43页
   ·对质询权的实体予以明确第28-30页
     ·扩大质询权的权利主体第28页
     ·规范质询的范围第28-30页
   ·细化质询权的行使程序第30-33页
     ·股东质询权的行使时机应有所限制第30-31页
     ·股东质询权的表达形式应多元化第31页
     ·股东质询权行使的其他程序规定第31-33页
   ·完善被质询人的说明义务第33-36页
     ·说明义务的履行方式应灵活性第33页
     ·确定被质询人说明程度标准第33-34页
     ·设置说明义务豁免的情形第34-36页
   ·明确侵害股东质询权的法律救济手段第36-43页
     ·通过多渠道畅通质询权的自力救济途径第37-38页
     ·完善质询权的司法救济制度第38-43页
结论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证券监管模式创新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股东提案权制度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