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丙酮胺与二茂钴合成工艺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1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固体酸催化合成三丙酮胺 | 第11-23页 |
·三丙酮胺合成发展简述 | 第11-12页 |
·三丙酮胺的性质 | 第12-13页 |
·三丙酮胺的用量及需求 | 第13页 |
·三丙酮胺的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三丙酮胺合成途径 | 第16-19页 |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19-21页 |
·催化剂的选取 | 第21-23页 |
·二茂钻催化剂 | 第23-29页 |
·茂金属的合成发展简述 | 第23页 |
·茂金属催化剂在聚烯烃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二茂钴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25-26页 |
·二茂钴的合成综述 | 第26-29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9-31页 |
第2章 三丙酮胺的合成 | 第31-65页 |
·实验、分析仪器与试剂 | 第31-32页 |
·试剂 | 第31页 |
·仪器 | 第31-32页 |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制备 | 第32-33页 |
·蒙脱土K10型催化剂的制备 | 第33-34页 |
·K10阳离子改性 | 第33-34页 |
·离子交换浓度的影响 | 第34页 |
·交换介质的影响 | 第34页 |
·催化合成三丙酮胺 | 第34-36页 |
·催化剂的筛选 | 第35页 |
·工艺条件优化 | 第35页 |
·催化剂重复性 | 第35页 |
·均相对比试验 | 第35-36页 |
·催化剂及产品的表征 | 第36-38页 |
·红外光谱 | 第36页 |
·紫外光谱 | 第36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6页 |
·比表面及孔径测试仪 | 第36-37页 |
·热重分析仪 | 第37页 |
·气相色谱 | 第37-38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8-57页 |
·产物分析 | 第38-40页 |
·D001系催化剂对反应的催化效果 | 第40-45页 |
·反应工艺的研究 | 第45-48页 |
·DK110系催化剂对反应的催化效果 | 第48-49页 |
·MMT K10系催化剂对反应的催化效果 | 第49-54页 |
·其他固体酸的催化效果 | 第54页 |
·均相对比实验 | 第54-56页 |
·催化剂重复性测试 | 第56页 |
·氯化铁改性D001树脂催化活性降低的原因的分析 | 第56-57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7-62页 |
·D001型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表征 | 第57-60页 |
·蒙脱土K10催化剂的表征 | 第60-62页 |
·反应机理推测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3章 二茂钴的合成 | 第65-71页 |
·实验、分析仪器与试剂 | 第65-66页 |
·试剂 | 第65页 |
·仪器 | 第65-66页 |
·二茂钴的合成 | 第66-67页 |
·环戊二烯的制备 | 第66页 |
·溶剂的处理 | 第66页 |
·无水氯化钴醇溶液的制备 | 第66页 |
·二茂钴的制备 | 第66-67页 |
·二茂钴的分离纯化 | 第67页 |
·二茂钴的表征 | 第67-68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67-68页 |
·傅里叶变红外光谱仪 | 第68页 |
·熔点仪 | 第6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8-70页 |
·产品的外观 | 第68页 |
·产品熔点的测试 | 第68-69页 |
·二茂钴的晶体结构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