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7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三、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 第15-16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一、东欧照搬苏联模式 | 第17-33页 |
(一) 二战前的东欧国家之政治经济文化 | 第17-18页 |
1. 政治概况 | 第17页 |
2. 经济概况 | 第17页 |
3. 文化概况 | 第17-18页 |
4. 对外关系 | 第18页 |
(二) 东欧建立苏联模式的原因 | 第18-23页 |
1. 东欧国家在苏联大力帮助下取得反法西斯斗争胜利 | 第18-20页 |
2. 东欧各国共产党势力迅速增强 | 第20-21页 |
3. 冷战加速了东欧照搬苏联模式的进程 | 第21-23页 |
(三) 苏联模式的弊端在东欧日益呈现 | 第23-27页 |
1. 政治过于集中、缺乏民主 | 第23-24页 |
2. 经济发展结构严重失衡 | 第24-25页 |
3. 对外关系单一 | 第25-26页 |
4. 思想文化一元化 | 第26-27页 |
(四) 东欧国家危机层出不穷,改革进程屡屡受阻 | 第27-33页 |
1. 1956年波匈事件 | 第27-28页 |
2. 1968年“布拉格之春” | 第28-30页 |
3. 波兰团结工会运动 | 第30-33页 |
二、东欧从苏联模式转向西方模式 | 第33-41页 |
(一) 东欧剧变——苏联模式在东欧的终结 | 第33-37页 |
1. 东欧剧变的原因 | 第33-36页 |
2. 东欧摈弃苏联模式的过程 | 第36-37页 |
(二) 西方模式对东欧的吸引力 | 第37-39页 |
1. 经济发达和人民富裕的社会状况 | 第37-38页 |
2. 民主和多元化的政治价值取向 | 第38页 |
3. 民族与宗教的文化认同 | 第38-39页 |
(三) 东欧向西方模式的转变 | 第39-41页 |
1. 政治上由高度集权模式转向多党议会民主制度 | 第39页 |
2. 经济上由公有制及中央计划经济转向私有市场经济 | 第39-40页 |
3. 外交上脱离苏联回归欧洲 | 第40页 |
4. 思想文化上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转向多元化 | 第40-41页 |
三、东欧国家转轨及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41-50页 |
(一) 转轨现状 | 第41-43页 |
1. 现行多党议会民主政治体制的运行基本正常 | 第41页 |
2. 初步完成经济体制的转换并出现经济增长 | 第41-42页 |
3. 在艰难中缓慢融入“欧洲化”进程 | 第42-43页 |
(二) 转轨中存在的问题 | 第43-46页 |
1. “有效的”多党制仍未建立起来 | 第43-44页 |
2. 经济控制权大部分掌握在西方手中 | 第44-45页 |
3. 社会民生状况改善缓慢 | 第45-46页 |
(三) 转轨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46-50页 |
1. 经济全球化给转轨国家带来了负面影响 | 第46页 |
2. 利益集团连同政治同盟借转轨之机低价卖出国有资产 | 第46-47页 |
3. 国际组织利用东欧欲加入欧盟的强烈愿望对其进行施压 | 第47-48页 |
4. 领导决策层情况判断错误和政策制定失误 | 第48-50页 |
四、东欧国家两次社会发展模式转型的启示 | 第50-62页 |
(一) 东欧国家的社会发展揭示出大国关系的主导性 | 第50-53页 |
1. 东欧接受和摆脱苏联模式是东西方大国角力的结果 | 第50-51页 |
2. 东欧与大国间是利益联系体 | 第51-52页 |
3. 东欧国家应尽量摆脱对大国的依赖 | 第52-53页 |
(二) 东欧国家的社会发展体现了本土化模式的重要性 | 第53-55页 |
1. 不照搬任何发展模式,走东欧特色的发展之路 | 第53-54页 |
2. 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国情的需要适时改革 | 第54-55页 |
3. 加强政府管理,合理吸引外资 | 第55页 |
(三) 东欧国家的社会发展折射出民族、宗教问题的复杂性 | 第55-58页 |
1. 民族、宗教矛盾在东欧十分尖锐 | 第56页 |
2. 民族、宗教矛盾处理不当会演变成政治海啸 | 第56-57页 |
3. 民族平等和宗教信仰自由是东欧未来的发展趋势 | 第57-58页 |
(四) 东欧国家的社会发展反映了政治与经济协调运作的必要性 | 第58-62页 |
1. 东欧国家政治稳定有利于经济增长 | 第58-59页 |
2. 东欧国家经济发展有利于政治开明 | 第59-60页 |
3. 东欧国家应该遵循政治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