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静态信道分配 | 第14-15页 |
·动态信道分配 | 第15-16页 |
·混合信道分配 | 第16-17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2章 无线 Mesh 网络信道分配 | 第20-32页 |
·无线 Mesh 网络概述 | 第20-25页 |
·无线 Mesh 网的网络体系结构 | 第20-21页 |
·无线 Mesh 网与传统无线网络的区别 | 第21-22页 |
·无线 Mesh 网的网络容量 | 第22-24页 |
·无线 Mesh 网的应用实例 | 第24-25页 |
·多信道无线 Mesh 网络信道分配 | 第25-31页 |
·多信道无线 Mesh 网络 | 第25-27页 |
·多信道无线 Mesh 网络的优点 | 第27-28页 |
·多信道无线 Mesh 网络信道分配标准 | 第28页 |
·多信道无线 Mesh 网络信道分配分类 | 第28-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基于期望传输次数的多信道 Mesh 网络信道分配 | 第32-43页 |
·问题描述 | 第32-33页 |
·多信道分配的数学模型 | 第33-36页 |
·无线链路的期望传输次数 | 第33-34页 |
·基于接收端的信道自适应速率选择(RBAR) | 第34-35页 |
·无线链路的干扰模型 | 第35-36页 |
·优化模型的数学描述 | 第36-38页 |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38-41页 |
·NS-2 仿真软件介绍 | 第38-40页 |
·实例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接口数和信道数与网络干扰的关系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无线 Mesh 网的 OLSR 路由协议 | 第43-49页 |
·无线 Mesh 网路由协议分类 | 第43-44页 |
·无线 Mesh 网路中路由的需求 | 第44-45页 |
·OLSR 路由协议 | 第45-47页 |
·多点中继 MPR 的选择 | 第45-46页 |
·拓扑控制消息扩散与处理 | 第46页 |
·路由计算 | 第46-47页 |
·多信道的 OLSR 路由协议 | 第47页 |
·联合信道分配和路由协议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多接口多信道无线 Mesh 网络平台 | 第49-62页 |
·硬件环境 | 第49-51页 |
·无线 Mesh 路由开发板 | 第49-50页 |
·无线网卡 | 第50-51页 |
·软件环境 | 第51-53页 |
·OLSR 路由协议软件 | 第51-52页 |
·TFTP32 软件 | 第52页 |
·串口调试软件 | 第52-53页 |
·无线 Mesh 节点安装与配置 | 第53-58页 |
·无线 Mesh 路由器配置 | 第53-57页 |
·Mesh 节点配置 | 第57-58页 |
·基于 OLSR 多信道无线 Mesh 网络搭建 | 第58-61页 |
·无线 Mesh 网络搭建环境 | 第58-61页 |
·实例结果分析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70页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