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粮食作物论文

农业基础设施与粮食生产能力的实证研究:吉林例证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1. 引言第13-18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研究范畴与研究框架第14-15页
     ·研究范畴第14-15页
     ·研究框架第15页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第15-16页
   ·创新点与不足第16-18页
     ·创新方面第16-17页
     ·不足之处第17-18页
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8-27页
   ·农业基础设施与粮食生产能力关系研究第18-19页
   ·农业基础设施现状及投入情况的研究第19-20页
   ·有关基础设施投入主体及投入机制问题研究第20-22页
   ·关于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与治理模式的研究第22-24页
     ·投融资机制研究第22-23页
     ·治理模式研究第23-24页
   ·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保障机制的研究第24-26页
   ·文献综述小结第26-27页
3. 理论基础第27-31页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27-29页
     ·农业基础设施的内涵第27-28页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涵义第28-29页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作用第29-31页
4. 吉林省粮食生产的地位及生产能力现状分析第31-40页
   ·吉林省粮食作物生产总量在全国的地位第31-32页
   ·吉林省粮食作物种植规模及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分析第32-37页
     ·吉林省粮食作物种植规模分析第32-33页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及波动分析第33-37页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分析第37-38页
   ·吉林省各辖市稻谷、玉米、大豆生产情况第38-40页
5. 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吉林例证第40-53页
   ·理论模型、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第40-41页
     ·理论模型与指标设计第40-41页
     ·数据来源第41页
   ·研究方法第41-45页
     ·不同根形式下的单位根检验第42-43页
     ·Johansen面板协整检验第43页
     ·Panel Data模型分类及选择第43-44页
     ·Hausman检验第44-45页
   ·面板模型检验第45-46页
     ·平稳性检验第45页
     ·Johansen面板协整检验结果第45-46页
   ·模型选择第46-48页
     ·基本模型选择第46-47页
     ·固体效应与随机效应模型的选择第47-48页
   ·实证结果及解释第48-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6. 本文结论及政策建议第53-60页
   ·本文结论第53-54页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产量的对策第54-60页
     ·界定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主体,创新投入机制第54-55页
     ·加强法制化建设,保障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供给第55-57页
     ·大力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逐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稳步提高粮食产量第57页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第57-58页
     ·完善“一事一议”制度第58页
     ·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强基层政府财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后记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对地域性事务所选择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金融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